和腊日

猎鼓逢逢奏,寒冰齾齾消。

正怜风日暖,不似雪霜朝。

敢问祠黄石,休从击皂雕。

楚郊梅萼未,垄麦已多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猎鼓声声震动,寒冷的冰块开始融化。
此刻阳光正好,不像早晨有冰雪严寒。
我询问是否祭祀黄石神,别去猎杀黑色的雕鸟。
楚地郊野梅花还未绽放,但田间的麦苗已长得茂盛。

注释

猎鼓:打猎时敲打的鼓。
逢逢:形容鼓声连续不断。
寒冰:冰冷的冰块。
齾齾:形容冰块破裂的声音。
怜:喜爱,欣赏。
风日暖:温暖的阳光和天气。
雪霜朝:早晨的冰雪天气。
祠黄石:祭祀黄石神,黄石可能指黄石公这样的古代神祇。
击皂雕:猎杀黑色的雕鸟,皂雕可能是某种猛禽。
梅萼:梅花的花苞。
垄麦:田间的麦子。
苗:幼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腊日》,描绘了冬日里独特的景象。首句“猎鼓逢逢奏”以猎鼓声烘托出节日的气氛,"寒冰齾齾消"则形象地写出严寒中冰雪开始融化的情景。接着,“正怜风日暖”表达了诗人对温暖阳光的喜爱,与前文的冰雪形成对比,暗示春天即将到来。

“不似雪霜朝”进一步强调了此刻的气候转变,不同于寒冷的霜雪早晨。接下来,诗人借黄石祠的典故,表达对和平与宁静的向往,希望不要轻易发动战争。“休从击皂雕”寓意着停止追杀,体现了诗人的人道关怀。

最后两句“楚郊梅萼未,垄麦已多苗”描绘了江南地区冬末春初的景象,梅花尚未绽放,但田间的麦苗已经生长茂盛,预示着生机勃勃的季节即将来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深意的典故,展现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以及诗人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期盼。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和腊前

汉家戍日看看近,云景苍茫已岁昏。

欲验方书治百药,预调飞走猎平原。

土人熏肉经春美,宫女藏钩旧戏存。

独把冻醪惊节物,草芽微动见庭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谢仲弓廷评栽竹

移得溪边翠,来为庭下阴。

惜根存旧土,带笋助新林。

暗换萧萧叶,知虚寸寸心。

东风莫摇撼,培壅未应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

亭栏下望汉江水,净绿无风写镜明。

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

樯帆落处远乡思,砧杵动时归客情。

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新晴

云开日照戟衣寒,净扫平沙路已乾。

吏散庭除少公事,畦挑芽甲足春盘。

要听林上鸣鸠变,试步塘阴绿水宽。

谁咏陈根有微绿,乌蟾易失似跳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