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袁简斋太史(其四)

偶逢佳日径开三,丝竹声搀笑语酣。

帐内金钗分左右,宴前竹箭尽东南。

张灯高会星千树,荡桨清歌镜一潭。

不与西园冠盖末,可知才具本难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奢华。首句“偶逢佳日径开三”点明了聚会的时机恰逢良辰美景,开宴三次,可见主人对宾客的重视与款待之周到。接下来,“丝竹声搀笑语酣”以音乐与欢笑声交织的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宴会的热烈氛围。

“帐内金钗分左右,宴前竹箭尽东南”两句,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形象地展示了宴会内部的布置与活动安排,金钗分列左右,竹箭指向东南,既体现了宴会的精心布置,也暗示了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

“张灯高会星千树,荡桨清歌镜一潭”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壮观景象,灯火辉煌如同繁星点缀,清歌荡漾于水面,如镜般平静,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宁静的对比美。

最后,“不与西园冠盖末,可知才具本难堪”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宴会主人才华与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谦逊与自嘲,暗示了自己虽才华横溢,但并不以此自傲,体现了诗人内敛而深沉的个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聚会的风雅与奢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谦逊态度,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十四夜

照夜辉银蜡,当筵涌白波。

醉嫌千日少,事到十年多。

皓月常相似,清歌不奈何。

欢场如不散,那用涕滂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十六日

无端新恨锁眉头,暗省韶光似水流。

自过百花生日日,一分春是一分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庭中落梅

凭谁萧寂破幽容,爱惜芳菲意较浓。

早得名花连夕雨,极销魂事五更钟。

自矜标格痴非福,老见繁华梦亦慵。

省识此时零落恨,石栏干外藓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将为北行留赠沈枫墀

入春五十馀,十日九阴晦。

酿此将离天,行坐辄吁慨。

朝夕闻书声,寓斋与君背。

时一相过从,深谈吐肝肺。

君才十倍我,抑抑善谦退。

计我客姑孰,一至今已再。

昔君方髫龄,已露岐疑槩。

赋诗倒座客,徵故倾前辈。

重来益深造,衔华实为佩。

钩探积籍精,敛气群经内。

方今重实学,大义了无味。

翩翮虎观儒,大呼破声愦。

眼见吾子出,鸾翔应当代。

乃公贤刺史,高义属嵩岱。

更于寒微士,加以性命爱。

元气之所钟,于君福斯载。

我欲为谀词,不忍为此态。

我欲扬君名,焉得家置喙。

见君学殖坚,愧我旧业废。

漫为人海行,毋乃笑衬襶。

去程越河岳,离心湛关塞。

念念自今始,兀兀暂相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