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逢佳日径开三,丝竹声搀笑语酣。
帐内金钗分左右,宴前竹箭尽东南。
张灯高会星千树,荡桨清歌镜一潭。
不与西园冠盖末,可知才具本难堪。
不详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入春五十馀,十日九阴晦。
酿此将离天,行坐辄吁慨。
朝夕闻书声,寓斋与君背。
时一相过从,深谈吐肝肺。
君才十倍我,抑抑善谦退。
计我客姑孰,一至今已再。
昔君方髫龄,已露岐疑槩。
赋诗倒座客,徵故倾前辈。
重来益深造,衔华实为佩。
钩探积籍精,敛气群经内。
方今重实学,大义了无味。
翩翮虎观儒,大呼破声愦。
眼见吾子出,鸾翔应当代。
乃公贤刺史,高义属嵩岱。
更于寒微士,加以性命爱。
元气之所钟,于君福斯载。
我欲为谀词,不忍为此态。
我欲扬君名,焉得家置喙。
见君学殖坚,愧我旧业废。
漫为人海行,毋乃笑衬襶。
去程越河岳,离心湛关塞。
念念自今始,兀兀暂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