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王仲素寺丞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

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

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

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

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

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

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

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

年来稍自笑,留气下暖脐。

苦恨闻道晚,意象飒已凄。

空见孙思邈,区区赋《病梨》。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修养心性如同养育孩子,放弃官职就像丢弃泥土。
人们都嘲笑你愚拙,事情定下后又有谁能明白你的选择。
归乡务农只忧虑贫穷,你问我带了什么回来?
小小的房子足以遮风挡雨,一寸田地也有剩余的边角。
明珠照亮简陋的衣物,陋室中也闪烁着彩虹般的光彩。
虽然没有富有的钱财,但有佛法带来的喜悦妻子。
弹琴时长啸一声,不回应阮籍和嵇康的邀请。
曹南的刘夫子,名声与你孔子的儿子子政相当。
家中藏有珍贵的《鸿宝书》,不需铸金像来炫耀。
我们促膝交谈,你分享了学问的精华,我得到了教益。
我不忍独自离去,期待你的尺书能成为我上进的阶梯。
我生性刚直粗鲁,年轻时凭借勇气自我激励。
我曾像孤舟逆流而上,赤手空拳面对困难。
近年来我渐渐自嘲,保留气息只为温暖内心。
遗憾的是,我明白道理太迟,心境已变得凄凉。
只能空望着孙思邈,他写下《病梨》这样的小诗。

注释

养气:修养心性。
弃官:放弃官职。
拙:愚拙。
孔方兄:古代对钱币的称呼。
法喜妻:佛法带来的喜悦的妻子。
阮与嵇:阮籍和嵇康,魏晋时期的名士。
《鸿宝书》:古代珍贵的典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赠王仲素寺丞》。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个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首句“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轻蔑。接着“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人的误解和不以物喜的超然态度。

在“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一句中,作者展现了自己回归自然、农耕生活的愿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追求。紧接着,“尺宅足自庇,寸田有馀畦”描绘了一种小康、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明珠照短褐,陋室生虹霓”则是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光彩。随后的“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暗示了诗人对于朋友、家人的依赖与珍惜。

“弹琴一长啸,不答阮与嵇”表达了作者在艺术创作上的专注和超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接下来的“曹南刘夫子,名与子政齐”则是对历史文化人物的赞美。

“家有《鸿宝书》,不铸金袅蹄”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知识、学问的重视和珍惜,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清贫自守的人生态度。紧接着,“促膝问道要,遂蒙分刀圭”则是对朋友之间精神交流的追求。

“不忍独不死,尺书肯见梯”显示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决心。而“我生本强鄙,少以气自挤”则透露出作者在年轻时就有着超脱世俗、自强不息的个性。

“孤舟倒江河,赤手揽象犀”描绘了一种敢于挑战困难、不畏艰险的情怀。随后,“年来稍自笑,留气下暖脐”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生命力的珍惜。

“苦恨闻道晚,意象飒已凄”则是作者对于未能早日悟到真理的遗憾。而最后,“空见孙思邈,区区赋《病梨》”则是在表达诗人对前贤孙思邈的景仰,以及自己创作时的情感投入。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生活、文化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苏轼超脱世俗、淡泊名利,同时又充满着对生命力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春词和韵(其六)

贪逐春风趁伴游,不知明月上梢头。

儿夫若问归迟意,几度穿花避紫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春词和韵(其七)

昨日江头看绿杨,归来学得两眉长。

低声更向萧郎问,又恐眉长不称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横桥阻水

浮江积雨水连天,杨柳依依一钓船。

白发篙师多意气,向人先索渡江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和孔周翰二绝(其一)再观邸园留题

小园香雾晓蒙笼,醉守狂词未必工。

鲁叟录《诗》应有取,曲收彤管《邶、鄘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