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

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

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

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

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

形式: 古风

翻译

走在深深的白云之道,道路随着云升高而显得更加幽深。
不时有天上的过客,遗留在人间的道路上。
在烟花盛开的最深处,人们能听到井臼的空响声。
天气寒冷,鹤选择在树林中筑巢,泉水因冰封而暂停流动。
神圣的神秘力量汇聚,心灵期待着与之契合的一刻。
看不见写在金板上的文字,谁能知晓这是阮家的后裔。
最终期望成为古代之人,从松柏的岁月中寻求答案。

注释

白道:指白色的山路。
深云:高高的云层。
天上客:比喻超凡或神秘的人物。
井臼:古代的水井和石臼,象征生活劳作。
天寒:寒冷的天气。
阮家裔:阮氏家族的后代。
松柏岁:象征长寿和坚韧的生命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开篇"白道行深云,云高路弥细",勾勒出一条通往山深处的道路,云雾缭绕,使得路径愈发狭窄,给人一种探幽寻秘的感觉。

"时时天上客,遗路人间世"表明诗人有时会从天界降临到人间,留下足迹,彷佛是仙者或高僧所为。这里的“天上客”充满了神秘色彩,而“遗路人间世”则显得既超脱又不忘尘世。

"烟花最深处,井臼得空刺"可能是在形容山中寺庙,或是某种隐逸之所。诗中的“烟花”可能指的是迷离的云雾或者是远方传来的香气,而“井臼得空刺”则是说井边的臼能在清净中得到片刻的休息和体会,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天寒鹤巢林,石长泉脉闭"描绘了一个秋冬季节的山林景象。白鹤栖息于林中,而石上泉水因天气寒冷而减少,似乎整个自然界都在静默中准备过冬。

"神化万灵集,心期一朝契"表达了诗人对于道法或佛法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修养的渴望。诗中的“神化”意指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而“心期一朝契”则是期待在某个时刻能够实现这种精神上的契合。

"不见金板书,谁知阮家裔"可能是在提到一些遗失或未被世人所知晓的古老典籍。这里的“金板书”很有可能是指那些用金属制成的经典或者是特别珍贵的文献,而“谁知阮家裔”则表达了对这些知识传承的探索与疑问。

"终期太古人,问取松柏岁"则是在追寻那些远古时代的人物,他们可能已经化作山林间的松柏,不再有世俗的寿命之限。诗中的“终期”意指最终的归宿,而“问取松柏岁”则是想要从这些自然界的长者那里获得永恒的智慧和时间的秘密。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修养与永恒知识传承的渴望。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湖上望月

湖上清凉月更好,天边旅人犹未归。

几见金波满还破,草虫声畔露沾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湘妃列女操

有虞夫人哭虞后,淑女何事又伤离,竹上泪迹生不尽。

寄哀云和五十丝,云和终奏钧天曲。

乍听宝琴遥嗣续,三湘测测流急绿。

秋夜露寒蜀帝飞,枫林月斜楚臣宿。

更疑川宫日黄昏,闇携女手殷勤言。

环佩玲珑有无间,终疑既远双悄悄。

苍梧旧云岂难召,老猿心寒不可啸。

目眄眄兮意蹉跎,魂腾腾兮惊秋波。

曲一尽兮忆再奏,众弦不声且如何。

形式: 琴操

同封仲坚采鹭鸶藤因而成咏录寄家弟诚之兼简李卫二生

有藤名鹭鸶,天生匪人育。

金花閒银蕊,翠蔓自成簇。

褰裳涉春溪,采采渐盈掬。

药物时所须,非为事口腹。

牛溲与马勃,良医犹并蓄。

况此香色奇,两通鼻与目。

尤善疗疮疡,先贤讲之熟。

世俗不知爱,弃置在空谷。

作诗与题评,使异凡草木。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秋思三首(其三)

季秋天地闲,万物生意足。

我忧长于生,安得及草木。

试从古人愿,致酒歌秉烛。

燕赵皆世人,讵能长似玉。

俯怜老期近,仰视日车速。

萧飒御风君,魂梦愿相逐。

百年夜销半,端为垂缨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