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效奇

未识效奇处,得于诗卷间。

屋边环翠竹,窗外即青山。

月向女墙过,烟凝老树闲。

不缘心匠巧,何以发天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未曾了解它的奇妙之处,却在诗卷中发现。
房屋周边环绕着青翠的竹林,窗外就是连绵的青山。
月亮轻盈地穿过女墙,烟雾在老树间悠闲地停留。
如果不是内心的巧妙构思,怎能触动上天的恩赐。

注释

未识:未曾了解。
效奇处:奇妙之处。
得于:在…中发现。
诗卷间:诗卷之中。
屋边:房屋周边。
环:环绕。
翠竹:青翠的竹子。
窗外:窗外。
月:月亮。
向:穿过。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烟凝:烟雾凝聚。
老树:老树。
闲:悠闲。
不缘:如果不是因为。
心匠:内心的巧思。
巧:巧妙。
何以:怎能。
发:触动。
天悭:上天的恩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在开篇之处,“未识效奇处,得于诗卷间”表明诗人通过阅读古籍,寻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接着,“屋边环翠竹,窗外即青山”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自然的居住环境图景。

“月向女墙过,烟凝老树闲”则是对夜晚情境的描写,月光洒落在女儿墙上,伴随着淡淡的炊烟和古老树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感。

最后,“不缘心匠巧,何以发天悭”似乎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独到领悟,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和技巧,只需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就能触及天地之间的宽广与深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康湖伟观

苍翠雄盘一古村,新楼面面纳乾坤。

阴晴朝暮天容变,开阖荣枯春意存。

万壑精神融宝鉴,千峰气势拱端门。

松楸冉冉白云下,一盏寒泉罔极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涵古(其一)

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癯。

生意多从閒处见,天机却向语中枯。

通身总是先天易,开眼无非太极图。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牺岂有古今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蛰庵

一蛰了千误,心安境自宽。

轩昂就收敛,自在觅艰难。

龙怕乌台勘,人疑蕙帐寒。

欲知舒卷意,编简静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潘氏高远台

数曲梯阶稍欠宽,略移武步到仙寰。

诗怀纳尽双溪景,眼力推开千里山。

方槛小攲烟雨外,飞蓬斜插斗牛间。

冯虚似驾临皋鹤,栖鹘危巢不足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