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康湖伟观

苍翠雄盘一古村,新楼面面纳乾坤。

阴晴朝暮天容变,开阖荣枯春意存。

万壑精神融宝鉴,千峰气势拱端门。

松楸冉冉白云下,一盏寒泉罔极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一座古老的村庄绿意盎然,新楼林立仿佛包容天地。
无论阴晴早晚,天空的面容不断变化,春天的生机与荣枯在此显现。
无数山谷的景色在清澈如镜的湖水中映照,众多山峰的气势环绕着主门。
松树和楸树在悠悠白云下轻轻摇曳,一缕清泉流淌,仿佛无尽的恩赐。

注释

苍翠:绿色繁茂。
雄盘:雄伟广阔。
古村:古老村庄。
新楼面面:新楼处处。
纳乾坤:包容天地万物。
阴晴朝暮:早晚阴晴。
天容变:天空景色变化。
开阖:展现、变化。
荣枯:繁荣与衰败。
万壑:无数山谷。
精神:景色。
融宝鉴:倒映如镜。
千峰:众多山峰。
端门:主要入口。
松楸:松树和楸树。
冉冉:缓缓。
白云下:在白云之下。
一盏寒泉:一缕清泉。
罔极恩:无尽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山村古镇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永恒。"苍翠雄盘一古村"一句,以浓郁的色彩勾勒出古村的轮廓,使人仿佛能闻到山林间的青气。"新楼面面纳乾坤"则展现了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情景,新建的楼宇似乎将天地尽收眼底。

接下来的两句,"阴晴朝暮天容变,开阖荣枯春意存"通过对天气变化的描写,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春意存"暗示着即便在四季轮回之中,生命力的持续存在。

"万壑精神融宝鉴,千峰气势拱端门"则是对景物的一种超然体验,将自然界比作一面镜子和门户,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这些意象强烈地传递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两句"松楸冉冉白云下,一盏寒泉罔极恩"描绘了一幅宁静安详的画面,松树和白云共同营造了一个恬静悠远的氛围,而"一盏寒泉"则象征着清澈纯净的精神之源。"罔极恩"中的"罔"字有无边际、深不可测之意,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自然界赋予的情感和精神寄托,是无穷尽的恩泽。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崇敬,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心灵的洗礼。

收录诗词(454)

王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 字:会之
  • 籍贯:婺州金华
  • 生卒年:1197-1274

相关古诗词

题涵古(其一)

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癯。

生意多从閒处见,天机却向语中枯。

通身总是先天易,开眼无非太极图。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牺岂有古今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蛰庵

一蛰了千误,心安境自宽。

轩昂就收敛,自在觅艰难。

龙怕乌台勘,人疑蕙帐寒。

欲知舒卷意,编简静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题潘氏高远台

数曲梯阶稍欠宽,略移武步到仙寰。

诗怀纳尽双溪景,眼力推开千里山。

方槛小攲烟雨外,飞蓬斜插斗牛间。

冯虚似驾临皋鹤,栖鹘危巢不足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赠吴晠

襟佩青青白面郎,未成佔毕已飞扬。

深嫌实学规模拙,只把时文日夜忙。

志气峥嵘谋富贵,身心荒落败纲常。

他年穷达皆无据,却笑儒冠误可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