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熊文学

熊君有文我所闻,宝剑斗牛横紫氛。

示我一书号兵祖,让王说剑徒纷纷。

方今圣明大无外,此书合出吾儒辈。

曾记罗公夜坐吟,杀机自有生机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名为《寄答熊文学》。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熊文学的赞赏与鼓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深思。

首句“熊君有文我所闻”,点明了对熊文学才华的了解与欣赏。接着“宝剑斗牛横紫氛”一句,以宝剑横空出世,紫气弥漫的景象,象征熊文学作品的卓越与不凡。随后“示我一书号兵祖,让王说剑徒纷纷”两句,通过描述熊文学展示的一本书,将其比作兵家祖师,而其他人的议论则显得微不足道,进一步突出了熊文学的独特见解和影响力。

“方今圣明大无外,此书合出吾儒辈”两句,表达了对当今时代英明领导的认同,并认为熊文学的作品正符合儒家学者的风范。最后,“曾记罗公夜坐吟,杀机自有生机在”一句,借用历史人物罗公的故事,暗示即使在看似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也蕴含着生机与希望,鼓励熊文学在创作中保持乐观与坚韧。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也有对时代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6)

杨起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太宰致政

纷纷车马出都门,共道虞廷仪凤今。

孤骞大臣一身善,终始青史百世垂。

兰荪古人行道借,名位实似浮云非。

我贵四时代谢理,自然那得功成不身退。

猗欤杨公今得之,主恩缱绻不可縻。

七年正色掌邦治,十疏乞骸归海湄。

惟公令德原孝友,厥德如渊福如阜。

一心要回世界还淳风,道率平常令可久。

救世之利那有全,虽云中正等是偏。

世界即如推屋壁,东倒西推仍倒边。

只有天公善张主,阴阳不得长寒暑。

太皞竣事祝融来,玄冥继政蓐收去。

公知此道复能行,疏身霄汉何冥冥。

昼承三接君恩重,年老一朝臣义明。

爱身便是爱社稷,天下本身以为则。

宇宙何人不爱身,善与不善存乎识。

猗欤公全三达尊,此举可为万世式。

国子先生无马骑,不能出门望行麾。

忆公高谈壮公举,援笔纪事还成诗。

形式: 古风

题端铭徐馆丈双寿册

古称孝子必爱日,一日之养不以三公换。

岂谓温清及定省,裘葛轻细进修暖。

用力用劳俱有穷,小孝中孝宁知古人爱日之深衷。

立身行道为大矣,此岂悠悠能致功。

君家双寿表东海,积庆生儿似元凯。

五载留君白玉堂,夙夜有怀咏南陔。

君不见言公渡江造孔庭,学道弦歌教武城。

吴中贤豪先后虽相望,到今只数文学名。

况君承明擅著作,百僚师师焉不学。

养志曾参善守身,奚在斑衣始为乐。

吾亲双白亦远离,与君不遑同一思。

长歌祝君且自祝,俱享眉寿无穷祺。

形式: 古风

邓将军行

邑侯邓仲神仙姿,授我乃翁之所遗。

乃翁乃文兼乃武,将种拔起泉海湄。

六经三略总贯彻,词人剑客同襟期。

揖让之间中百步,倚马之顷成千辞。

八闽选武居第一,横行海上诛鲸鲵。

气吞夷虏自草檄,身对宾筵师破围。

合佐投戈讲艺主,取彼横槊赋诗儿。

燕颔虎头人所忌,白日青天世共知。

归来腰镰刈藿葵,时复倚槁吟吾伊。

有子已能兴父业,一文一武轮并驰。

仲子连膺寄命托,季子重编筹海书。

将军为将不嗜杀,胤嗣食报俱得时。

挹彼注兹天所厚,立言不朽己所为。

将军久乘白云去,太史今识寒松诗。

合当采入世庙功臣传,东南名将孰逾之。

形式: 古风

发太湖题壁

一日淹留避风雨,二日淹留置布絮。

布絮足御风雨寒,三日驱驰直北去。

多谢县簿诚殷勤,愿言推惠及穷民。

更愿天公怜赤子,不将风雨胜阳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