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府吴公诗

幕中曾与众人群,幕外閒听说使君。

破剑壁间鸣怪事,孤城海上倚斜曛。

诙谐并谢长安采,懒散犹供记室文。

把笔欲投还自笑,故山回首隔江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所作的《赠府吴公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吴公在幕中的交往,以及对吴公的赞美之情。首联“幕中曾与众人群,幕外閒听说使君”,以对比手法,表现了吴公在幕内与众人共处的热闹场景,与幕外闲谈时的从容不迫,突显了吴公的风度与智慧。

颔联“破剑壁间鸣怪事,孤城海上倚斜曛”运用象征手法,以“破剑”喻指吴公曾经遭遇的困境或挫折,“鸣怪事”则暗示其不凡的经历和成就;“孤城海上倚斜曛”则描绘出吴公独立于世、坚韧不拔的形象,同时也暗含着对吴公身处逆境仍能保持乐观态度的赞赏。

颈联“诙谐并谢长安采,懒散犹供记室文”进一步赞美吴公的才华横溢与个性独特。这里将吴公比作长安的才子,同时又以“懒散”形容其洒脱不羁的性格,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能为他人提供文墨之助,展现出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尾联“把笔欲投还自笑,故山回首隔江云”表达了诗人对吴公的敬佩之情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人想要表达对吴公的敬意,却因某种原因而止步,这一“笑”字蕴含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吴公的敬仰,也有对自己未能更进一步的遗憾。最后,诗人回望过去的岁月,仿佛看见了隔江的云雾,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吴公的独特魅力和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为子微题鹧鸪图

瘴雨蛮烟岭树苍,旧游曾记泊桅樯。

对啼江岸霜初歇,独听扁舟草正芳。

旅景谁将上缣素,羽衣今复见茅堂。

似嫌越鸟南枝惯,拟欲乘风向北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两宿齐云下憩逆旅夜大雪因复登眺

夜投山店醉眠休,早起茫茫揽敝裘。

更向松间寻旧侣,要于雪后倚高楼。

几重碧殿深相映,万里瑶台俨若游。

归路欲迷何处觅,野梅花落绕溪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孙忠烈公挽章

行藩黄屋车何用,上寿瑶阶酒未酣。

岂有满庭持汉节,终无个士死淮南。

百年正气天为永,一觉忠魂梦亦甘。

词客幽怀关世事,悲歌重扣剑之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下第回值九日登坞土山访北庵上人

归家忽巳逢重九,聊向高山试一登。

舌在何为更问妇,荤除元不是求僧。

秋云隔水流数片,落叶依岩积几层。

话了出门月初上,岸芦汀菊也相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