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居寺

揽胜栖真处,山穷境忽开。

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

岭树宜高下,溪流当去来。

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在探索美景的栖息地,山势陡峭之处忽然展现出新景象。
清澈的绿色山谷中流淌着水,青翠的苔藓覆盖在像屏风般的山崖上。
山岭上的树木高低错落有致,溪流穿梭其中,自由自在。
这样的声音、光线和景色无法用画笔描绘,只能在此驻足沉醉。

注释

揽胜:欣赏美景。
栖真处:理想的栖息地。
山穷:山势险峻。
境忽开:忽然开阔。
碧澄丹壑:清澈的绿色山谷。
丹壑:红色或深色的山谷。
青叠翠屏苔:青翠的苔藓覆盖的山崖。
翠屏:翠绿如屏的山峰。
岭树:山岭上的树木。
宜:适宜。
高下:高低。
溪流:溪水。
声光:声音和光线。
画不得:无法描绘在画中。
临此:面对这样的景象。
低徊:徘徊,流连忘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彭举所作的《净居寺》,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寺庙胜景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揽胜栖真处”表达了诗人对清幽胜境的探寻和向往,"山穷境忽开"则写出在曲折山路之后豁然开朗的景象,富有诗意。

接下来的两句“碧澄丹壑水,青叠翠屏苔”,通过色彩鲜明的词汇描绘了山水之美,碧绿的潭水与红色的山谷相映成趣,青苔覆盖的翠屏增添了山的生机。"岭树宜高下,溪流当去来"进一步描绘了山势起伏与溪流潺潺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韵律。

最后两句“声光画不得,临此但低徊”,诗人感叹眼前的美景无法用笔墨完全捕捉,只能在此驻足沉醉,表达了对净居寺景色的深深赞叹和留连忘返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收录诗词(2)

彭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崇恩寺

绀殿肇何年,古雅足幽赏。

嵌空结宝盖,玲珑如绮幌。

诚哉运斤手,巍然阅今曩。

丹碧浮霄汉,斑剥亦苍莽。

境界半村郭,清净绝尘壤。

谛听万籁寂,时闻松风响。

盛夏此中憩,纳爽思解网。

聊以历三匝,情想为一荡。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诗一首

争利争名日日新,满城冠盖九逵尘。

一声鸡唱千门晓,谁是高眠无事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游洞霄

洞霄从古宅真仙,镇日群峰起瑞烟。

林下千年丹已就,山中九锁月长圆。

半岩隐迹遗灵像,一井清凉抚掌泉。

我到此间无别事,烧香直欲达诸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乙亥冬

祸乱方来苦不禁,此生谁料有如今。

四郊云扰旌旗影,诸阃风寒社稷心。

杞国有人忧凛凛,桃源无路入深深。

少陵野老怀忠愤,醉里攒眉强自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