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甘雨作丰年,尤宜近伏天。
水无过大海,旱不救良田。
六月茅檐滴,千村饭灶烟。
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丰收的景象。"甘雨作丰年,尤宜近伏天"表明适度的雨水带来了丰盛的农作物产量,尤其是接近夏至时节更为适宜。这两句点出了季节与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接着,“水无过大海,旱不救良田”则强调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虽然有助于农作物生长,但如果超出了大海的容纳能力,就会造成浪费;同样,在干旱的时候,即使是好田地也难以得到拯救。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平衡与适度的农业智慧。
“六月茅檐滴,千村饭灶烟”具体描绘了夏日六月时节,雨水滋润下来的景象。茅檐即屋顶上的草,因连续降雨而滴落,整个乡村充满了烹饪新谷的烟气,这是收获季节的生活画面。
“山城秋意早,新粒市香籼”则转向了初秋的情景。山城虽然还未到秋天,但已经有了一丝秋意,而市场上已经开始销售着新鲜的谷物,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两句诗展现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迁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旱季与雨季、丰收与干旱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农业生产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农村生活的亲切情感和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昨夕星初见,兹晨雾亦披。
徯闻平贼报,先赋喜晴诗。
□□犹如旧,新蝉未觉迟。
皇天已悔祸,小丑复奚为。
六月今年雨,千山每日云。
稻登全可望,树密最宜闻。
预免忧饥色,先收破暑勋。
稍容骄蛤黾,且为屏蝇蚊。
斗杓忽又指西楼,我独何为此滞留。
多事心情人转老,荒城风雨夜争秋。
一蓑屡费渔樵梦,杯酒难湔宇宙愁。
好趁微凉便归去,豆花篱落荻花洲。
一城最高处,晚色引跻攀。
莽莽斗牛野,重重吴越山。
秋将佳句画,人共老僧閒。
聚首非容易,何妨酩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