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

疾雷破山云暗天,雨脚不断如麻悬。

淋浪一室无乾处,何异露坐乘漏船。

鼠牙便是溃堤蚁,墙有百道飞来泉。

狂客岂因狂药使,眼花如落井底眠。

采石江头弄明月,一夕去作骑鲸仙。

我虽忘我亦可怜,但恐不免蛟龙涎。

苦无根源笑潢潦,可能朝宗东注觅海道。

君不见耒阳禹力所不到,至今难寻杜陵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暴雨倾盆的壮观景象,以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恐怖。开篇“疾雷破山云暗天”,以疾雷破山的场景,渲染出暴雨来临前的紧张氛围,云层低垂,天色阴沉,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接着,“雨脚不断如麻悬”,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连绵不绝,如同悬挂在空中的麻线,强调了雨势之大。室内“淋浪一室无乾处”,即使在室内也无处避雨,形象地表现了暴雨的猛烈。而“何异露坐乘漏船”,将人置身于暴雨之中比作坐在漏水的船上,进一步强化了暴雨带来的不适与危险感。

诗人通过“鼠牙便是溃堤蚁”这一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暴雨对堤坝的威胁,如同蚂蚁破坏堤坝一样,暗示了暴雨可能导致的洪水灾害。同时,“墙有百道飞来泉”则描绘了暴雨使得墙壁仿佛裂开了无数小泉眼,水从四面八方涌出,进一步渲染了暴雨的威力。

“狂客岂因狂药使,眼花如落井底眠”,诗人借“狂客”的形象,表达了自己面对暴雨时的迷离与恍惚,仿佛陷入了一个深邃的梦境。而“采石江头弄明月,一夕去作骑鲸仙”,则是对暴雨中自然美景的短暂描绘,尽管暴雨肆虐,但仍有一丝美好存在,如同在暴风雨中还能欣赏到月光,甚至幻想成为驾驭鲸鱼的仙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浪漫情怀。

最后,“我虽忘我亦可怜,但恐不免蛟龙涎”,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恐惧,担心自己可能会受到蛟龙(比喻自然灾害)的侵害。而“苦无根源笑潢潦,可能朝宗东注觅海道”,则表达了对自然循环的理解,虽然源头难以追寻,但水最终会流向大海,象征着自然界的规律与循环。

“君不见耒阳禹力所不到,至今难寻杜陵老”,以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古代先贤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悟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綵楼

层层华构高且崇,万綵纠结填青红。

何人下手夺天巧,都入意匠经营中。

书契以来未省见,异事惊倒百岁翁。

郢斤般斧莫敢近,却立屏息惭无功。

寒窗戛戛鸣机妇,积年杼柚一日空。

山川谓可锦绣裹,尘土尽皆罗绮封。

前者攀辕后者挽,奔车径欲趋灵宫。

三年送迎礼虽旧,人事不与天时同。

方当炎属行夏令,权势大抵归祝融。

神之与人无厚薄,盖以至诚能感通。

豚蹄豆酒道傍祝,所获神赐亦已丰。

闾阎疾苦还知否,我为大夫歌大东。

形式: 古风

上九里谷与济之君祥仲宽李德方朱寿之姚子昂

太行巍巍形势尊,造物设险雄中原。

巨灵一朝擘石裂,连峰忽断开山门。

侵云直上几千尺,挂壁一径愁攀援。

十步回头五步坐,慄慄汗出如浆翻。

清风掖至最高顶,下视寰海尘埃昏。

天坛咫尺若有待,顾我不往惭食言。

世间好处岂不爱,脚力虽尽心常存。

为君试写远游兴,夜半月出清吟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剥莲蓬

相将去采秋江莲,青房戢戢实且圆。

倒靫收菂亦可喜,春笋未剥空流涎。

玉井有花开十丈,至今依旧藕如船。

试索绿茎不寻藕,与谁共此从巢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辽漆水郡王降虎

秋风渐高秋草衰,空山校猎千骑围。

突然有物势□猛,万里侯相食肉肥。

横行妥尾不畏逐,挟□似有百步威。

当时扈从懦于鼠,虽欲下车人其非。

将军一奋跃身出,气雄志勇捷若飞。

攘臂搏虎虎负去,须臾□皮擒虎归。

北方锐儿皆好武,无愧疋马及短衣。

声名赫赫耀前古,却笑冯妇胆力微。

胙田命氏报恩异,至今漆水生光辉。

君不见射石李广一箭亦可喜,死不封侯知者希。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