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次韵少蕴移竹于贾文元园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友人移竹至贾文元园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子与园主之间的深厚情感。
首句“我公经纶手,胡为试盘根”,以“我公”称呼友人,赞美他如同运筹帷幄的高手,却为何要尝试移植竹子这样的小事,引出下文对友人行为的疑问与好奇。
接着,“忠言与嘉绩,有后期臧孙”两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忠言善行的赞赏,以及期待他能像臧孙一样留下美好的事迹。
“胸中五千卷,三岁不窥园”描绘了友人的博学多才,即使在繁忙的事务中也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专注,不被外界干扰。
“种德如川增,源深自潺湲”则进一步赞扬友人的道德修为,如同源源不断的水流,滋养着周围的一切,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
“遽辞承明庐,出备诸侯藩”描述了友人辞官归隐,选择到诸侯藩地任职,展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仁风被草木,已觉棠阴繁”表现了友人任职期间带来的正面影响,如同春风化雨,使得草木茂盛,棠树的阴影也显得更加繁密,象征着他的仁政惠及四方。
“此君况手植,伴公读书轩”点明了竹子与友人的关系,如同好友相伴,共同在书房中读书学习,增添了诗中的温馨氛围。
“未须劳越吟,寓目聊江村”鼓励友人不必过于忧虑,可以暂时放下繁重的工作,欣赏眼前的江村美景,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最后,“群豪争吐奇,和诗相劝敦”描绘了友人与他人交流时的场景,大家争相创作诗歌,相互鼓励,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愧无峥嵘句,往继火陆浑”表达了自己的谦逊之情,虽然未能贡献出杰出的诗句,但希望能够追随前人的脚步,继续传承和发展诗歌艺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行为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友情、学问、道德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高尚品质的敬仰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