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伯康写给郕县喻知县的一封信,通过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
首句“寄语郕州长”,诗人直接向友人致意,表达出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接着,“何时过洛中”一句,诗人期盼友人能早日来访,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相看两舍许,不得一尊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虽身处相近之地,却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聚,饮酒畅谈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惋惜。
“客思瞻秋月,乡书迟早鸿。”诗人借秋月和鸿雁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与对友人的思念。秋月象征着孤独与寂寞,而鸿雁则代表着传递消息的使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最后,“覃怀临别处,每憾太匆匆。”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分别时的不舍与遗憾,感叹相聚的时间太过短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光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