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

吴越巡方两月周,长江回泛木兰舟。

风恬北指瓜洲渡,天朗西穷巫峡流。

花有繁红识津口,树成嘉荫出城头。

金山背拥苍岩迥,绿字曾题初度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清乾隆年间巡游吴越地区的壮丽景象,以及渡过长江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联“吴越巡方两月周,长江回泛木兰舟”,开篇即点明了行程的范围与方式,以“吴越”代表江南地区,“两月周”形容时间之长,“长江回泛木兰舟”则描绘了乘着木兰舟顺流而下的场景,木兰舟取材自《木兰辞》中的典故,象征着高雅与尊贵。

颔联“风恬北指瓜洲渡,天朗西穷巫峡流”,进一步展开画面,北向瓜洲渡,南至巫峡,通过“风恬”、“天朗”描绘了渡江时的宁静与开阔,同时也暗示了旅程的广阔与壮丽。

颈联“花有繁红识津口,树成嘉荫出城头”,转而聚焦于沿途的自然风光,繁花似锦的津口与浓荫蔽日的城头,既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生机勃勃,也蕴含了对美好景致的赞美。

尾联“金山背拥苍岩迥,绿字曾题初度游”,收束全诗,金山作为江南名胜,背倚苍岩,绿字题名,不仅勾勒出金山的雄伟与历史印记,也暗含了诗人对初次游览此地的感慨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渡江过程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乾隆皇帝巡游江南的豪情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景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三月晦日作

贪程忘日有常谈,忽报春蓂落尽三。

应趁清和归冀北,恰留九十在江南。

未孤柳媚还花冶,虑误吴耕及越蚕。

更有予心深惬处,皇州好雨应时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高旻寺行宫即事

塔影遥瞻碧水隈,北来驻跸又南来。

风光一日更春夏,俯仰几时经往回。

燕蹴残红点瑶席,鹤行浓绿印苍苔。

江城晼晚犹牵兴,堤外兰舟且慢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舟行

水肥帆饱利川途,一日遄过卅六湖。

傍岸烟低笼绿柳,隔塘波碎刺新蒲。

风光入夏方酣鬯,桃李婪春尚丽都。

江浙河淮霎往返,清和节物较前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仿惠山听松庵制竹垆成诗以咏之

竹垆匪夏鼎,良工率能造。

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

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

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

水火坎离齐,方圆乾坤肖。

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

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

独苦无多閒,隐被山僧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