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古钓台下,老尽去来人。
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
高挂瀑泉千尺,洗到云根山骨,无处著风尘。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问当日,中兴将,汉功臣。
云台何在,寂寞谁复记丹青。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
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
这首诗名为《水调歌头》,作者是宋代的郑庶。诗中以"千古钓台下"起笔,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钓台,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老尽去来人"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人生无常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到"倚空绝壁,朝暮秀色只如春",描绘了钓台周围景色的优美与永恒,仿佛春天般常新。瀑布从千尺高处落下,洗涤着山石,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境,远离世俗的纷扰。
"秋尽玉壶冷,别是一乾坤",通过"玉壶"和"秋尽",表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暗示历史的变迁和英雄的孤独。诗人询问那些曾经的中兴名将,他们的功绩如今何处,云台(表彰功臣的画像之地)是否被人遗忘。
"争似先生标致,长共清风明月,不减旧精神",这里的"先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高尚的隐士或志士,他的风范如同清风明月,历久弥新,保持着原有的精神风貌。
最后,诗人感慨"无限兴亡意,舒卷在丝纶",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以及对高尚人格和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世事变迁的哲思。
不详
沄沄逝水夹沧洲,金耀浮光碎碧流。
夜半渔歌声再起,一天明月两溪秋。
寒峰苍削露痕晴,残雪遥疑宿冻云。
茶话尚馀清绝趣,半瓯真味许僧分。
望断烟波眼欲空,霞光明衬暮天红。
水高数尺舟归急,幅幅蒲帆饱受风。
微茫村市隐江湄,三两人家欲早炊。
翠箔楼台烟半湿,不知红日上花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