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巉第几尖。

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

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翻译

风景越是优美,心中的喜爱就越没有满足的时候,我已攀登到多少座险峻山峰的顶端。
在深深的山谷中,野鸟的羽毛奇特,而在高处,仙女们的发鬓眉毛都显得纤细无比。
我不羞于模仿弄玉骑乘凤凰的传说,或许也会追随嫦娥乘坐古老的蟾蜍飞升。
山涧的花草和岩石上的花朵无人照料,傍晚时分,蝴蝶翩翩飞入稀疏的帘幕之中。

注释

溪山:山水景色。
愈好:越来越好。
意无厌:意犹未尽。
巉巉:险峻的样子。
第几尖:哪一座山峰。
深谷:深深的山谷。
野禽:野生鸟类。
毛羽怪:羽毛奇特。
上方:高处。
仙子:仙女。
鬓眉纤:发鬓眉毛纤细。
弄玉: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丹凤:红色的凤凰。
嫦娥:月宫仙女。
老蟾:古老的蟾蜍。
涧草:山涧里的草。
岩花:岩石上的花朵。
无主:无人照管。
晚来:傍晚时分。
蝴蝶:蝴蝶。
疏帘:稀疏的帘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仙境般的意象和超脱尘世的情怀。开篇“溪山愈好意无厌,上到巉巉第几尖”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无限喜爱和探求欲望,溪流与山峦交织,层次分明,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深谷野禽毛羽怪,上方仙子鬓眉纤”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情境,深邃的谷地中生长着奇特的飞禽,而天界中的仙子则以细腻的鬓发和眉宇展示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秘。

“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嫦娥驾老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脱凡尘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幻想自己不仅仅是欣赏自然,而是能够与仙境中的神灵同行,与月亮的嫦娥共乘一辆由老蟾(可能指的是传说中能变化的动物)拉动的车。

最后,“涧草岩花自无主,晚来蝴蝶入疏帘”则描绘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小溪边的草和岩石上的花朵似乎没有主宰,而是任由风雨和季节的变换。黄昏时分,蝴蝶纷纷扰扰地穿过稀疏的帘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超脱现实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南,山石益奇,潭上有桥,畏其险,不敢渡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

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

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楼观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长有幽人悲晋惠,强修遗庙学秦皇。

丹砂久窖井水赤,白朮谁烧厨灶香?

闻道神仙亦相过,只疑田叟是庚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郿坞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磻溪石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