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伯端的作品,名为《绝句(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张伯端对释迦牟尼教导人们修炼极乐净土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诗中的“释氏教人修极乐,亦缘极乐是金方”表达的是佛家通过修行来达到极乐世界的思想,而这个极乐世界被比喻为金方,即纯洁和坚固的境界。
接着,“大都色相惟兹实,馀二非真谩度量”则表明诗人认为,只有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是真实的,其余的一切,包括佛家的净土观念,在张伯端看来都是不真实的,是对世间万物错误的衡量。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张伯端对于佛教中极乐净土思想的质疑和批判,同时也展示了他作为文学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重视。在宋代,佛教文化非常盛行,但也有像张伯端这样的知识分子对此持有批评态度,他们更倾向于肯定世间的真实感受。
不详
投胎夺舍及移居,旧住名为四果徒。
若解降龙并伏虎,真金起屋几时枯。
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
何似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修行混俗且和光,圆即圆兮方即方。
显晦逆从人莫测,教人争得见行藏。
祸福由来互倚伏,还如影响相随逐。
若能转此生杀机,返掌之间灾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