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

花发泰山阿,移根植庭侧。

偏反非一态,娇姿多异色。

佳人每自怜,含情畏人识。

常恐雪霜摧,中夜长太息。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芳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株移植于庭院之中的花树,通过对花树生长环境、形态变化以及情感状态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首句“花发泰山阿,移根植庭侧”描绘了花树从泰山阿地移植至庭院一侧的情景,泰山阿作为背景,赋予了花树一种远离尘嚣、静谧高雅的生长环境。接着,“偏反非一态,娇姿多异色”则通过描述花树形态和颜色的变化,展现了其生命力的丰富与多样性,每一朵花、每一枝叶都呈现出独特的姿态与色彩,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佳人每自怜,含情畏人识”这一句将花树拟人化,赋予其女性的情感特质,表达了花树对于自身美丽与魅力的珍惜与自怜,同时又担心被人轻易识破其内在的美好,流露出一种羞涩与矜持的情绪。

最后,“常恐雪霜摧,中夜长太息”则揭示了花树面对自然界的严酷考验——雪霜侵袭时的担忧与无奈,夜晚的长叹更是加深了这种忧伤的情绪,体现了生命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

整体而言,《芳树》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花树的美丽与生命力,更深层次地探讨了生命的价值、自我认知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关系,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

秦尚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闲居杂咏五首(其一)

方池四匝绕吾庐,陆种桑麻水种鱼。

常对溪山安砚席,已拼身世老樵渔。

行经野岸收黄菊,间汲清泉灌绿蔬。

无限幽情谁与诉,素心相遇莫相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闲居杂咏五首(其二)

柳阴深处辟书堂,学愧无成已半荒。

蠹落砚池浮粉白,蜂钻窗纸脱须黄。

饮余茶尾浇兰蕊,隙借书头记药方。

老欲偷闲间未得,满阶残叶扫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闲居杂咏五首(其三)

小院幽深即洞天,抛书依旧抱书眠。

但看扰扰人多事,便觉闲闲我是仙。

幽咽琴声趋涧水,依微篆影隔溪烟。

足音那得来空谷,早闭柴门待月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闲居杂咏五首(其四)

渐觉秋光冉冉来,杖藜随意立苍苔。

鹰盘旷野碧天净,鱼跃深波白浪开。

家有余粮留饲鹤,园无隙地亦栽梅。

京华旅况知何似,春草池塘梦几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