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游朴所作的《境上寄谢承天诸公》。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感与思绪。
首联“盍簪未几遂投簪,花始成蹊柳始阴。”以“盍簪”比喻相聚,“投簪”象征离别,花柳生长喻时光流逝,表达了诗人对相聚短暂、离别即至的感慨。
颔联“千里路歧劳赠策,一尊江郭欲沾襟。”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在分别时的不舍与伤感。千里之路,歧路纷繁,赠策寓意离别时的勉励;江边小城,诗人即将远行,心中满是离愁,泪水几乎要溢出眼眶。
颈联“每从寤寐瞻山立,不为行藏叹陆沉。”诗人虽身处远方,但心中始终挂念着友人,即使在梦中也能看见友人站立的山峰。这里“山立”象征友人的坚定与高洁,而“陆沉”则暗指世事的沉浮,诗人并未因个人的进退得失而感叹,表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尾联“去去沧洲看渐近,帝乡空系子牟心。”诗人即将前往远离尘嚣的沧洲,那里是他心灵的归宿。然而,即便身在远方,心中仍牵挂着帝都,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情感的纠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