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节母诗

冰之清,不如母之心;雪之洁,不如母之节。

四十年如一日。维舅与姑,不以为妇,而以为子。

不从死夫,失乔得梓。呱呱者腹中,不知蛇与熊。

泪斑斑欲红。震一索得之,以母兼师,寸檗尺枝。

两巢一鷇,一笋两竹。

断竹续竹,移花接木,棠棣之萼。

上有青天,下有黄泉。知母之贤吁,嗟乎四十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母亲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诗人通过对比冰的清冷和雪的洁白,来比喻这位母亲的心灵之纯净和品质之高洁。她四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家庭,不仅像母亲一样给予关爱,更如同老师一般教导子女,体现了她的智慧与耐心。

诗中提到的“维舅与姑”可能指的是公婆,“不以为妇,而以为子”,表明她对待子女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展现了超越传统角色界限的深厚情感。面对丈夫去世的情况,她没有选择随夫而去,而是坚强地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最终“失乔得梓”,即在失去旧树(丈夫)的同时,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子女),体现了她的坚韧与乐观。

对于初生的婴儿,她不因不了解其性格(“不知蛇与熊”)而有所偏见,而是以慈爱之心包容一切。她的眼泪见证了她为家庭付出的辛劳与牺牲,但这些泪水也蕴含着对子女成长的喜悦与期待。

诗中还提到了“震一索得之”,可能是指通过某种方式或机缘,她成功地将自己与子女紧密相连,如同一根细小的树枝成长为参天大树。这象征了她对家庭的贡献和影响,以及子女的成长与成就。

最后,“断竹续竹,移花接木”描绘了她对家庭传承的重视,通过培养子女,就像接续竹子和移植花朵一样,让家族的美德得以延续。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她作为母亲和教育者的角色,以及对家族未来的深思熟虑。

整个诗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高度赞扬了这位母亲的伟大与无私,以及她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和深远影响。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人,成为一种永恒的典范。

收录诗词(156)

何栻(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子三首(其一)

游子将远游,仓皇戒行李。

庭帏一寸心,已逐轮蹄起。

出门未跬步,亲心径千里。

道路有时尽,梦想无时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子三首(其二)

生女莫远嫁,生儿莫远游。

千金购良药,不能医白头。

极目吴天云,相思经几秋。

谁言向南雁,不为稻粱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子三首(其三)

家有插架书,可惜读未破。

饥寒驱我来,安能闭门坐。

长安縻斗粟,清节未肯挫。

偷嫁不知倡,乞食不如饿。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题同里缪晋蕃小影

辞家几千里,云山梦中绿。

蹀躞苦不归,欲归已无屋。

身经荡析馀,安坐便为福。

劳人事休憩,十日就君宿。

知君俯群碎,真气吐滂薄。

高襟抱泰华,可以一拳缩。

心事当拿云,何为久局促。

饥驱坐相累,尘羁就而缚。

身无傅天翼,雄飞不如伏。

何时遂初衣,幽栖据岩谷。

但恐鳌柱颓,蓬庐无处托。

道路已荆棘,踟蹰惧伤足。

有家归亦难,况乃贫无粟。

行从黄石公,奇方传辟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