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节署新建学海堂

主人羊城节钺久,案牍终朝不释手。

馀暇偶登越秀峰,择得一峰辟数亩。

略加修筑有堂台,海阔天空眼乍开。

夏木千章梅百树,登临遥望兴悠哉。

紫澜翠岛摇清目,雨过风生凉满竹。

四面窗纱日影微,云树相连满天绿。

非为閒游设此堂,为传学业课文章。

从今佳士多新作,万卷收来翰墨香。

主人素爱研经史,欲美民风莫如此。

更助香膏催读书,岭南他日留遗址。

吾家尼山虽最高,无此海天好山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孔璐华的《广东节署新建学海堂》描绘了主人在广州任职期间,公务繁忙之余,于越秀峰上开辟学海堂的逸事。诗人赞美了学堂选址的开阔视野,夏日里繁茂的林木和梅树,以及登高后带来的清凉与宁静。堂内设计旨在鼓励文人学子创作,期待未来能汇集众多佳作,充满书香气息。主人对经史的热爱和对提升民风的期望,通过设立学堂得以体现,还希望通过激励阅读,为岭南留下深远的文化遗产。尽管诗人认为自家的尼山虽高,但此处的海天胜景无人能及,表达了对新建学海堂的极高评价。

收录诗词(8)

孔璐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外书寄滇南

拟入京华共旧林,不期滇海久分襟。

锦囊但觉新诗少,白发还愁旧病深。

万里江湖难放棹,一楼风雨独停琴。

致君珍重无多语,惟把丹心答帝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汉金釭歌

一锊金釭忆汉年,汉宫遗制至今传。

赵家姊妹来何处,燕燕飞来绝可怜。

双双燕入昭阳殿,班姬辞辇甘秋扇。

黄金作屋贮温柔,《西京杂记》分明见。

专宠承恩望久长,玉阶铜沓斗新妆。

碧栊朱户参差起,歌舞声中夜未央。

此釭嵌璧锁深阁,象床熊席明珠蛤。

白璧蓝田似列钱,釭中翠羽涂金合。

汉宫劫后久成灰,春风惟有野棠开。

美人黄土归何处,此时犹见燕飞来。

当年威斗尽颠倒,鼎在陶陵亦难保。

千年未损古金纹,农夫犹得耕芳草。

可怜涎涎啄王孙,釭上泥巢旧有痕。

一镮人手寒金重,不打仓琅古木门。

形式: 古风

题石室藏书图

开匣拜遗容,凄然心暗伤。

未及见慈亲,惟见图卷长。

夫子秉遗教,显亲早名扬。

当年课夜读,教以古文章。

治家似钟郝,半典嫁时裳。

聚得千卷书,训以石室藏。

夫子成德器,终天忆北堂。

四祭陈五鼎,举爵每徬徨。

哀哉寸草心,难报春晖光。

于今选楼上,即是古墨庄。

圣恩酬母德,更图一品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题养蚕图

昔年蚕事传馀杭,以纸裹种来维扬。

一冬霜雪不甚冷,几番任向书楼藏。

时光又到二三月,焚香试拜马头娘。

蜷蜷细种活如蚁,手持鹅羽亲分将。

此时食叶须细叶,买叶却向城北乡。

一篮嫩绿不沾雨,青青颜色含轻香。

头眠刚到声寂寂,无风无雨调温凉。

越中仆妇最谙此,命伊率事居西堂。

二眠二起渐多食,分箔满室还满床。

夜来添叶直到晓,声如笔落纸奔忙。

三眠已老不食叶,腹中嫩丝含清光。

素丝吐尽结成茧,可怜自裹如入囊。

草山簇簇摘不尽,珠丸玉果盈倾筐。

缲车向风取凉意,轻轻抽得冰丝长。

从此织成罗与绮,从此染成玄与黄。

传与江城田舍妇,曷不努力兴蚕桑。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