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咏盆梅,寄示道之、翼之

摇灯屏曲。袅一缕诗魂,和香来去。

玉立癯身,寄托盆中无多土。

掬泉漫入铜壶供,展病干、依然苍古。

记锄明月,种成偏远,故园双树。重数。

芳寻踪迹,疏篁外、冉冉绿鬟欹雾。

晓梦斜街,旧日春寒怎生赋。深卮隔雪炉边句。

问何似、瘦驴溪路。淡然吟对黄昏,横琴无语。

形式:

鉴赏

这首《绛都春·咏盆梅,寄示道之、翼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何振岱所作,以盆梅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寄寓。词的开篇“摇灯屏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氛围,灯光摇曳,映照着盆中的梅花,仿佛凝聚了诗人的灵魂。

“袅一缕诗魂,和香来去”描绘了梅花散发出的幽香,如诗如画,飘渺不定。接着,“玉立癯身”赞美了梅花的清瘦姿态,虽生长在狭小的盆中,却精神饱满,坚韧不屈。“掬泉漫入铜壶供”则写出了诗人精心照料梅花,将其视为珍贵之物。

“记锄明月,种成偏远,故园双树”回忆起在故乡种植梅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故园的深深怀念。下片,“芳寻踪迹”转而描绘梅花的踪影,疏竹、绿雾、晓梦,构成了一幅朦胧而清新的画面。“晓梦斜街,旧日春寒怎生赋”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感慨,暗示了生活的变迁与心境的落寞。

“深卮隔雪炉边句”借酒抒怀,与朋友隔着炉火对饮,谈论梅花,暗含深厚的友情。“问何似、瘦驴溪路”运用比喻,将梅花比作瘦驴踏过的溪边小径,形象地传达出梅花的孤傲与坚韧。“淡然吟对黄昏,横琴无语”以黄昏时分的静默对坐,横琴相伴,表现出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淡泊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盆梅这一意象,寄寓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收录诗词(175)

何振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觉庐、悦明,晚年自号梅叟。师从名儒谢章铤,光绪二十三年举人,被江西布政使沈瑜庆聘为藩署文案。辛亥革命后在福州主纂《西湖志》兼《福建通志》。擅画能琴,书法融碑帖于一炉,功力深厚。诗作成就亦高,以其深微淡远、疏宕幽逸的诗歌美学在闽派中独树一帜,是“同光体”闽派的殿军人物

  • 号:心与
  • 籍贯: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区)
  • 生卒年:1867~1952

相关古诗词

露华

甃盆乍植,爱纤埃不受,比玉还明。

信风尚远,微开都赖烘成。

昔日蕊珠宫里,恰一枝、映雪盈盈。

离魂冷,几番锦障,暗转啼莺。

犹怜翠釭闲对,恁秀影无双,心拟仙灵。

香愁水逝,月中梦落春庭。

为谢灌畦邻叟,道种花、今已忘情。

驴背稳,寻梅且上野亭。

形式:

应天长.题竹韵小影

红衣紫筱,青屧绿芜,风光淡处闲立。

望里画楼高耸,初阳盥晴色。沉吟久,烟缕碧。

恁袅作、诗心无迹。映澄波、镜影盈盈,思静神适。

访道话前因,按辔霄衢,年少杏园客。

剩取慧根长在,今生自珍惜。簪花字,犀管笔。

更细写、宝文珠笈。蕙炉畔、天接华鬘,梦倚云白。

形式:

洞仙歌.纪游

凉秋胜会,望瀛洲天迥。风送蓬山落鳌顶。

古松阴、一双仙鹤闲行,苔满径、四面都无人影。

海柔波滟滟,晴绿流香,何处经声飘佛磬。

一字几分禅,笑语亲承,当前意、漫分凡圣。

却认作、迦陵妙音稀,道滚滚红尘,阿谁消领。

形式:

琐窗寒.北地秋深,月光如雪,凭栏寄咏,聊抒夜思

擪笛吟边,停灯酒后,月高烟净。

疏林水色,衬出空青天影。

近二更、霜气棱棱,绝无过雁虚檐静。

尽心怜夜好,翠帘欲启,画栏难凭。微莹。思持赠。

念碧海秋深,素娥孤映。虫魂摇曳,怨傍衰梧金井。

遍人间、离思萧凉,梦游也怯郊原迥。

待暗香、暖动梅梢,倚斝亲瑶镜。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