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子赴湖南漕司举寄之

举子忙如此,槐花细细开。

吾儿承诏去,有客附书来。

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

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学子们如此忙碌,槐树上槐花静静开放。
我的儿子遵命离去,有访客带来了书信。
白发人在风中戴起帽子,月光下举起鸡头米酒杯。
垂暮之年还能有多少时日,美好的日子不再陪伴我。

注释

举子: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忙:忙碌。
槐花:槐树上的花朵。
细细:慢慢地,悄悄地。
吾儿:我的儿子。
承诏:接受皇命或上级命令。
去:离开。
有客:有访客。
附书来:捎来了书信。
鹤发:白发。
风前帽:在风中戴的帽子。
鸡头:指鸡头米,一种食物。
月下杯:月光下的酒杯。
衰年:晚年。
馀几许:还剩下多少。
胜日:美好的日子。
不同陪:不能再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儿子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以及在忙碌之余的感慨。首句“举子忙如此”,写出了学子们为应试而紧张忙碌的状态,槐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开放,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次句“槐花细细开”以景寓情,增添了淡淡的离别之意。

“吾儿承诏去”表达了诗人对儿子接受朝廷任命的欣慰和期待,同时“有客附书来”则透露出在外的通信,显示出家庭与外界的联系。第三联“鹤发风前帽,鸡头月下杯”通过描绘老人的形象,暗示岁月的沧桑,以及诗人独自品酒赏月的寂寥。

最后两句“衰年馀几许,胜日不同陪”,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美好的日子已经不能与儿子共享,流露出对亲情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古代士人家庭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以归予其直万钱云

移人尤物众谈誇,持以趋庭意可嘉。

鲑菜自无三九种,龙团空取十千茶。

烹尝便恐成灾怪,把玩那能定等差。

赖有前贤小团例,一囊深贮只传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雪中次韵

积雪何所待,冻云终未开。

有时闻泻竹,无路去寻梅。

只欲关门卧,谁能荡桨来。

辟寒须底物,正乏曲生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

江湖迥不见飞禽,陆子殷勤有使临。

问我家居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官军渡口战复战,贼垒淮壖深又深。

坐看天威扫除了,一壶相贺小丛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

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

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