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

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

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全城的桃树和李花期盼着春天的到来,但江边的梅花还未真正进入春季。
几枝梅花在窗户和几案之间更显宁静美好,一场雪后园林显得格外清新。
我已经找不到恰当的言语来描绘你的美,你的幽香也不再触动我的心弦。
趁着这闲暇时光,我应当举杯畅饮,但担心明天风雨交加会让我心神受创。

注释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指春天。
破腊:农历十二月的最后,暗示冬天即将过去。
逾静好:超过寻常的宁静美好。
倍清新:更加清新。
妙语:美妙的言辞。
幽香:清淡而宜人的香气。
迨此:趁着这时。
暇时:闲暇的时候。
恐伤神:恐怕会伤害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冬末春初的景象,诗人曾几在满城桃李尚未完全绽放之际,欣赏到了江梅傲雪独放的美景。"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形象地写出桃李期待春天,而江梅却已在寒冬中悄然开放,显得尤为突出。

"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诗人赞美了几枝梅花在静谧的窗前和白雪覆盖的园林中显得格外清雅,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他感叹道,梅花之美难以用言语形容,其幽香也无需刻意去触动人心,自然引人入胜。

最后两句"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诗人提议在这样的美好时刻,不妨借酒助兴,但又担心明日风雨会损伤梅花的神韵,流露出对花期短暂的惋惜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敬仰,以及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感慨,富有诗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雪作

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雪晴

衾裯一夜冷于冰,雪事心知作得成。

自起穴窗看不见,却来攲枕听无声。

下床走报童心喜,开户惊呼老眼明。

晴日垂檐白银塔,怪奇亦复可怜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喻子才提举招昌源观梅倦不克往苏仁仲有诗次韵

问公何许看花回,剩说郊坰十里梅。

树杂古今他处少,枝分南北一齐开。

昌源已办行厨去,离渚犹须使节来。

况复兰亭公所葺,清流九曲要传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寒食与客游东湖

官曹颜状满尘埃,负郭陂湖眼为开。

春色少留如过客,赏心多病只寒灰。

黄童白叟喜相告,皂盖朱幡能一来。

日暮游人归去尽,沙头鸥鹭与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