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屈妻王华姜

怜君匣中镜如月,锦衾夜抱忽焉觖。

怜君膝上七弦琴,正当弹处弦凝绝。

玉女之峰山可崩,鸳鸯之湖水可竭。

怜君此情黯自知,怜君此恨莽难歇。

幽房风雨泣青灯,是耶非耶半明灭。

吁嗟夫人生榆西,万里从君为君妻。

君家高堂母老矣,君家旧隐在清溪。

远辞华屋侍君母,夫人明淑真可师。

闻道缔昏在西岳,夜台今傍罗浮归。

罗浮西岳仙灵府,生死名山无所苦。

独有弱息在怀中,自今展转依谁乳。

寒时谁为衣,饥时谁代哺。

愿君以一身为子兼为母,上奉高堂姑,下抚怀中女。

天荒地老结他生,生生世世还依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挽屈妻王华姜》由明代诗人何准道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对亡妻深沉的哀悼与怀念。

开篇“怜君匣中镜如月”,以镜喻人,形象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如同明镜般清晰明亮。接着“锦衾夜抱忽焉觖”一句,通过夜间的梦境,表现了亡妻离去后留下的空虚与失落感。随后,“怜君膝上七弦琴,正当弹处弦凝绝”则以七弦琴象征亡妻的音乐才华与艺术魅力,琴弦的凝绝暗示了她生命的终结,以及诗人内心的悲痛。

“玉女之峰山可崩,鸳鸯之湖水可竭”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亡妻离去对诗人情感世界的巨大冲击,仿佛连自然界的山川湖海都为之动容。接下来,“怜君此情黯自知,怜君此恨莽难歇”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厚的感情与无尽的哀思,这种情感难以平息。

“幽房风雨泣青灯,是耶非耶半明灭”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面对亡妻遗物时的情景,风雨中的青灯映照着模糊的回忆,既是对亡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与过去的交织思考。最后,“吁嗟夫人生榆西,万里从君为君妻”回顾了两人相知相爱的过程,表达了对亡妻追随自己而来的感激与不舍。

“君家高堂母老矣,君家旧隐在清溪”提到了家庭的责任与牵挂,诗人意识到自己需要承担起照顾年迈母亲和未出生孩子的重任。接下来,“远辞华屋侍君母,夫人明淑真可师”赞扬亡妻的贤德与孝顺,她曾远离繁华,侍奉年迈的母亲,展现出高尚的品德。

“闻道缔昏在西岳,夜台今傍罗浮归”描述了亡妻去世的情景,她与西岳神灵相伴,归于宁静之地。诗人感叹“罗浮西岳仙灵府,生死名山无所苦”,表达了对亡妻在另一个世界安息的祝愿。

“独有弱息在怀中,自今展转依谁乳。寒时谁为衣,饥时谁代哺”则直接触及到现实的困境,孩子失去了母亲的关爱,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接踵而来。诗人在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

“愿君以一身为子兼为母,上奉高堂姑,下抚怀中女”表达了诗人希望以一己之力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同时也照顾好年迈的母亲,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天荒地老结他生,生生世世还依汝”则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希望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都能与亡妻在来生重逢,继续彼此的缘分。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亡妻的深情悼念,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家庭责任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

何准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雪日坐雨漫成(其一)

大雪忽已至,梅花扑远天。

客愁来酒里,乡梦入灯前。

屋矮闻疏雨,郊寒起暝烟。

生涯何处是,飘泊任流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雪日坐雨漫成(其二)

兵气拥寒早,连云幕地阴。

干戈真养拙,文酒漫栖寻。

备历多忧日,空馀无住心。

芭蕉隔窗雨,撩得短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寒食

高楼独上已凄然,乱里惊逢寒食天。

数米绝炊常冷灶,钻榆改火每新烟。

野田无复驱黄犊,远树微闻泣杜鹃。

十万人家同一烬,衔悲空自忆林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题(其一)

漫道侯门似海深,南溟难拟此沉沉。

莲花有漏遥闻响,雁足无弦不系音。

欲写灵犀通一点,谁怜采凤阻千寻。

郁金堂外垂帘下,柳絮长萦寸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