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二首(其二)

江南啼血送残春,漂泊风沙万里身。

汉末固应多死士,周馀乃止一遗民。

乍看须少疑非我,只要心存尚是人。

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深沉情感和坚定意志的诗作,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描绘了一场个人与时代的悲壮交响。

"江南啼血送残春,漂泊风沙万里身。" 这两句开篇便如同一幅幅写意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哀伤与苍茫的景象中。"江南"往往是中国古诗词中美好的代名,这里的"啼血送残春"却传递了一种生灵涂炭、春光不再的情境,透露出一种深刻的痛苦和无奈。而"漂泊风沙万里身"则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场悲剧中的孤独与无助。

接着的"汉末固应多死士,周馀乃止一遗民。"两句,则是历史的回音。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通过对古代忠义之士的赞颂,来表达自己对于忠诚和节义的向往与追求。"汉末"和"周馀"都是历史上的典故,这里被用来强调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保持一份坚守和不屈的精神。

而后两句"乍看须少疑非我,要但心存尚是人。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则显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他似乎是在对自己进行一种提醒和坚定:即使在外界的怀疑与误解中,也要保持自我,不失为人之本真。而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坚守的一种日常化的表达。"坐拥牢愁书眼倦,土床伸脚任吾真"描绘了一幅诗人在狭窄囚室中仍旧保持着阅读和思考,通过精神上的自由来超越肉体上的束缚。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个人命运与时代悲剧的深刻反思,是对忠诚、节义和自我本真的坚守。它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自述二首(其一)

当年嚼血洒铜驼,风气悠悠柰若何。

汉贼已成千古恨,楚囚不觉二年过。

古今咸道天骄子,老去忽如春梦婆。

试把睢阳双庙看,只今事业愧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自遣

诗馀眠白日,饮后坐清风。

万事乘除里,平生宠辱中。

心无随境变,意自与天通。

莫笑邯郸梦,惺惺更是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至温州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祇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行宫(其二)

怪底秦淮一水长,几多客泪洒斜阳。

江流本是限南北,地气何曾减帝王。

台沼渐荒基历落,莺花犹在意凄凉。

青天毕竟有情否,旧月东来失女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