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进士连云玉山图像

玉山嵯峨白云里,翠楼鸿濛插天起。

千丈芙蓉云作梯,玉龙翻然吼秋水。

山中隐人云锦袍,掉头不受柯山招。

玉手广寒修月斧,蹑云每向云间樵。

朝采山花树,暮拾古木枝。

俯仰隘六合,间与白云期。

白云飞来归丹壑,山人揽之不盈握。

袖怀五色朝天门,捧日絪缊散寥廓。

左挟丹凤翱,右骖青龙翔。

搜材尽作庙廊具,紫极出入生辉光。

懒逐刍荛人,局促涅尘土。

白衣苍狗徒纷纭,万变目前何足数。

舒展岂无心,秪在深山处。

四海苍生望太平,济旱终须霭霖雨。

我亦巢云庐云山,看花早种东华莲。

南归何日分半榻,抚掌一笑三千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图,以玉山、白云、翠楼、芙蓉、玉龙等元素构建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中隐士的高洁形象,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首句“玉山嵯峨白云里”,以“玉山”喻指山峰之高峻,“嵯峨”形容其险峻之美,“白云里”则营造出一种飘渺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翠楼鸿濛插天起”,“翠楼”象征着隐逸之地,“鸿濛”则暗示了宇宙的混沌与广阔,两者相合,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千丈芙蓉云作梯,玉龙翻然吼秋水。”这里以“芙蓉”比喻山峰,以“云作梯”描绘出攀登的路径,而“玉龙吼秋水”则赋予了山川以生命,增添了动态感。接着“山中隐人云锦袍”,描绘了隐士的服饰,以“云锦袍”象征其高雅脱俗,与自然融为一体。

“掉头不受柯山招”,隐士拒绝外界的诱惑,坚守内心的选择。“玉手广寒修月斧,蹑云每向云间樵。”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隐士的超凡脱俗,他仿佛是月宫中的仙人,与云间生活,砍柴为生,却心怀大志。

“朝采山花树,暮拾古木枝。俯仰隘六合,间与白云期。”隐士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与自然和谐共生,他的心灵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白云飞来归丹壑,山人揽之不盈握。”白云象征着自由与纯净,隐士将其揽入怀中,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与珍惜。

“袖怀五色朝天门,捧日絪缊散寥廓。”隐士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向着天空之门前进,他的心中充满光明与希望,将这份光芒散播于天地之间。“左挟丹凤翱,右骖青龙翔。”丹凤与青龙象征着吉祥与力量,隐士与它们同行,寓意着他内心的坚定与远大理想。

“搜材尽作庙廊具,紫极出入生辉光。”隐士不仅在自然中寻找灵感,还将这些灵感转化为对社会的贡献,他的智慧与才华如同紫极一般,照亮了世间。“懒逐刍荛人,局促涅尘土。”与世俗之人不同,隐士选择了自由与独立,不愿被尘世的束缚所困。

“白衣苍狗徒纷纭,万变目前何足数。”诗人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与向往。“舒展岂无心,秪在深山处。”即使内心充满激情与梦想,隐士也选择在深山中安放,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粹。

最后,“四海苍生望太平,济旱终须霭霖雨。”表达了诗人对天下苍生的关怀与期望,希望隐士能够以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为世界带来和平与福祉。“我亦巢云庐云山,看花早种东华莲。”诗人自比隐士,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超脱生活的向往。

“南归何日分半榻,抚掌一笑三千年。”诗人以南归之日遥不可及,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无限憧憬,同时以“抚掌一笑”展现了一种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仿佛与隐士共享了三千年时光的快乐与满足。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2)

吴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碧落洞

遐迩开胜概,憧憧往来侵。

共认融结意,独符仁智心。

得侣赏清尘,弥日穷幽深。

奇哉周羽皇,雄文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碧落洞同李兟诸公

绝景尘不到,暂游神已清。

云岫敛晴色,风桂含秋声。

自得泉石兴,谁贪轩冕荣。

巢由值兹室,必无箕颍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不守,二不向,上下四维无等量。

大洋海里泛铁船,须弥顶上翻鲸浪。

临济缩却舌头,德山阁却拄杖。

千古万古独巍巍,留与人间作榜样。

形式: 偈颂 押[漾]韵

村老

肉死皮乾垂鬓丝,寻暄扶杖向东篱。

文王没后无人问,直至而今大半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