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满夜戏招梦得

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

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

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

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专注于佛法修持的场景。"纱笼灯下道场前,白日持斋夜坐禅"两句表明僧人在温馨的灯光下,一整天都在进行斋戒和打坐禅定,这种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使他得以超脱世俗纷争,专心向内探求。

接着的"无复更思身外事,未能全尽世间缘"两句则透露出僧人虽已专注于内在修行,但仍然无法完全割舍对外界事务的牵挂和烦恼。这显示了佛法修持的艰难,以及对心灵彻底解脱的渴望。

下一段"明朝又拟亲杯酒,今夕先闻理管弦"则转折出一股生动之气。这里的意象是僧人计划次日将要享用美酒,同时在这之前,他先听到了琴音,这可能是一个外界的诱惑,或是一种艺术享受与精神寄托。

最后,"方丈若能来问疾,不妨兼有散花天"则展现了僧人对友情或师承关系的一种期待。这里的"方丈"指的是寺院中的长老或住持,而"问疾"则可能是询问健康,也可以理解为精神上的慰藉。而"不妨兼有散花天"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在交流中能够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就像天空中飘落的花瓣一样纯洁和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夜晚修持生活的描绘,以及他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佛教修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人性的温柔和对世俗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斋居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

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

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旅次景空寺宿幽上人院

不与人境接,寺门开向山。

暮钟寒鸟聚,秋雨病僧闲。

月隐云树外,萤飞廊宇间。

幸投花界宿,暂得静心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晏坐闲吟

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湖潦倒翁。

意气销磨群动里,形骸变化百年中。

霜侵残鬓无多黑,酒伴衰颜只暂红。

愿学禅门非想定,千愁万念一时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晓寝

转枕重安寝,回头一欠伸。

纸窗明觉晓,布被暖知春。

莫强疏慵性,须安老大身。

鸡鸣一觉睡,不博早朝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