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吉父示送别七言

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

微官自缚敢辞冷,倦鸟纵归何处投。

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

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景物似乎也懂得人的愁苦,近年来萱草总能让人忘却忧虑。
即使官职卑微,也不敢逃避寒冷,疲倦的鸟儿纵然归巢,又能飞向哪里。
一年又见庄稼成熟,百年来只愿战争停止。
人生中美好的节日实在难得,不要吝啬在重阳节赏菊插满头。

注释

景物:自然景象。
解愁:理解、安慰。
谖草:古代一种能令人忘忧的植物,这里指萱草。
不忘忧:消除忧虑。
微官:低微的官职。
自缚:自我束缚,此处指甘愿承受。
敢辞冷:不敢推辞寒冷的处境。
倦鸟:劳累的鸟儿。
禾黍:泛指农作物,常代指丰收。
甲兵休:战争停止,和平时期。
佳节:美好的节日。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菊满头:插满菊花,重阳节习俗。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文人在离别之际,通过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思。开篇"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意指自然万象能理解人的心绪,每当岁末枯黄的野草复苏,便如同诗人对往昔忧虑的回忆,不曾忘怀。这里景物与人心相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接着"微官自缚敢辞冷,倦鸟纵归何处投",则是说自己身为小吏,却也不愿意在寒冷的官位上久留。就像疲惫的鸟儿,即使放归,也不知该投向何方。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与迷茫。

"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转而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每当一年一度听到谷物成熟的声音时,诗人只愿世间能永远享受兵戈之灾后的安宁。这反映出诗人对于战争的憎恶,以及对于平和生活的深切期盼。

最后"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是对人生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提醒。诗人劝诫自己及他人,在能够享受生命中的美好瞬间时,不应有所保留,就如同重阳节(即双九节)那般,尽管菊花满头,也不必吝啬自己的欣赏之情。这是对生活态度的写照,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哲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与心境的交织,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仕途的无奈以及和平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是一篇情真意切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吉父还谹父诗

病折丹心一寸灰,犹怜花月照云罍。

碧腴既许投交分,黄菊从教却放开。

上客醉时花婀娜,绮筵歌罢月迟徊。

白头贺监频三请,好客从前招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吉父赋随字韵

此生休戚已前期,命薄天公不可移。

一饮且同今日醉,数篇曾见古人诗。

青山招我成长计,白发欺人亦太痴。

莫与老翁疑甲子,当年犹记会沙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吉父赠谹父诗

疟有黎邱竞出奇,操矛不报主人知。

问渠去处终无定,与我周旋便有期。

贫似渊明犹爱酒,瘦如工部只缘诗。

但教酒入无功社,何用诗称国士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朱秘校惠诗二首(其二)

短檠灯火几经秋,古远人疏道不侔。

可惜诗书架三万,不如奴婢橘千头。

颜回赋禄唯箪食,林类当春亦破裘。

见说老人怀旧事,梦中吹笛更能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