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维摩诘画赞(其二)》由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禅意。
首句“不二法门无别路”,直接点明了佛法的精髓——不二法门,即世间万物皆为一体,没有分别之法,强调了佛法的唯一性和普遍性。接下来,“诸方临水不敢渡”则以渡河为喻,暗示在追求真理或解脱的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障碍时人们的犹豫和畏惧心理,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内心挣扎。
“鹙子怕沾天女花”一句,运用了佛教中的典故,鹙子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此处借以象征那些在修行路上有所顾虑、害怕沾染尘世杂念的修行者。而“花前竹外是谁家”则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邃的意境,引人思考在繁华世界之外,真正的归宿和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智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它不仅展现了黄庭坚作为文学大家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对生命本质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