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致仕李秘监

渊明归柴桑,家贫食不足。

当其勇去时,不待秫稻熟。

借问何以然,实耻暂屈辱。

公常为近臣,曾不辄媚曲。

一缘府舍灾,遂使还秩禄。

禄仕四十年,内乏釜钟粟。

归来托四邻,恓恓无片屋。

去就异前人,其义已介独。

譬之食嗟来,应自甘退缩。

当营负郭田,渐可事水竹。

形式: 古风

翻译

陶渊明回归柴桑,家中贫穷食物不足。
在他毅然离开时,不等谷物成熟就走了。
若问为何如此,他实在羞于暂时忍受屈辱。
他曾是皇帝亲近的大臣,从未曲意逢迎。
只因官署遭遇火灾,他被迫辞去官职。
做官四十载,家中粮食匮乏。
回到家乡后,寄居在邻里,无处安身。
他的选择与他人不同,他的道义已经独立独特。
这就像面对施舍的食物,他宁愿选择退缩。
他打算购置靠近城郭的田地,渐渐能享受山水田园生活。

注释

渊明:陶渊明。
归:回归。
柴桑:地名。
贫:贫穷。
食不足:食物不足。
去:离开。
秫稻:高粱和稻谷。
熟:成熟。
耻:羞耻。
暂屈辱:暂时的屈辱。
近臣:亲近的大臣。
辄媚曲:曲意逢迎。
府舍灾:官署火灾。
还秩禄:辞去官职。
禄仕:做官。
四十年:四十多年。
釜钟粟:粮食储备。
归来:回归。
托四邻:依靠邻里。
恓恓:忧愁不安。
片屋:一间房屋。
去就:进退。
异:不同。
介独:独立特行。
食嗟来:接受施舍的食物。
退缩:退避。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
事水竹:享受山水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勉致仕李秘监》,主要描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情景,并以此勉励即将退休的李秘监。诗中提到渊明因家贫而离开官场,他并非贪图安逸,而是耻于暂时忍受屈辱。尽管他曾担任近臣,但从未曲意逢迎。后来因为官署火灾,他得以回归本职,但长期的仕途生涯并未给他留下多少物质财富。

诗中描绘了渊明归乡后的困顿,寄居在邻居的屋檐下,生活艰难。然而,他的选择与前人不同,他的归隐带有高尚的节操和独立的人格。诗人以“食嗟来”的典故比喻,暗示李秘监应该像渊明那样,即使面临困境,也能自我退让,坚守清高。

最后,诗人鼓励李秘监购置靠近城郭的田地,以便更好地接近自然,享受田园生活。整首诗通过陶渊明的故事,表达了对李秘监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生活的期许。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勉裴如晦

裴侯失婴儿,心肠如焚煎。

爱玩白玉玦,坠地不复全。

收拾见颜色,莹澈犹自妍。

凤皇生九雏,一卵破易捐。

况多令男子,拭泪慰目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南阳谢公祈雨

云龙本职雨,不雨其失职。

万草欲焚如,千畴几赭色。

刺史为民忧,侵晨车竞饬。

朅来款宫祠,岂不念黍稷。?霭随轮轩,霶?遍畛域。

孰谓云龙愚,能成仁惠德。

濯濯群物新,葱葱众苗殖。

莫比邵父渠,初惭用人力。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彤云赤雾生绀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裛露明月珰。

浊水一石乱蛙黾,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南邻萧寺丞夜话别

忆昨偶相亲,相亲如旧友。

虽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灯光,篱根分井口。

来邀食有鱼,屡过贫无酒。

明日定徂征,聊兹酌升斗。

宵长莫惜醉,路远空回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