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十二时偈(其七)》由唐代诗人文偃所作,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日中午,一部笙歌谁解舞。” 开篇以午后时光为背景,以笙歌比喻世间繁华与欢愉,然而这欢愉背后,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其本质?这里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
“逍遥顿入达无生,昼夜法螺击法鼓。” 诗人接着阐述了一种超脱世俗、直入本性的境界。在逍遥自在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无生,即生命是空性的,不被物质世界所束缚。同时,昼夜交替的法螺与法鼓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不息,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警醒,倾听内心的呼唤,追求精神的觉醒与解脱。
整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佛法以及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引导读者在繁忙的尘世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