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曲

浣纱如妾心,皎然照冰雪。

秋声入络纬,炯炯织霜月。

裁衣嫁作梁鸿妇,白发相看如此布。

不学西施矜媚妩,妆成欲觅君王顾。

忘却土城山下路,贪向铜龙溪边住。

明朝吴骑猛如虎,献入娃宫作俘虏。

含羞短制衣楚楚,忍学翩翩鹤翎舞。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像浣纱女般的心,明亮如冰雪般清澈。
秋风吹过纺织机,织出月光如霜的布匹。
裁剪衣裳如同梁鸿之妻,共度岁月,白发苍苍如粗布。
我不学西施娇媚,只想换得君王的关注。
忘记归路在土城山下,只愿留在铜龙溪畔。
明朝吴地骑兵如猛虎,我将被送往娃宫,成为俘虏。
穿着羞涩的短衣,怎忍模仿鹤的飘逸舞姿。

注释

浣纱:比喻女子勤劳。
皎然:明亮的样子。
络纬:纺织娘。
炯炯:明亮的样子。
霜月:月光如霜。
梁鸿妇:指贤良淑德的妻子。
白发:形容年老。
矜媚妩:娇媚的姿态。
妆成:打扮好。
土城山下:具体的地点。
铜龙溪边:居住的地方。
吴骑:吴地的骑兵。
娃宫:古代宫廷。
含羞:害羞。
楚楚:娇柔的样子。
翩翩:轻盈的样子。
鹤翎舞:模仿鹤的舞蹈。

鉴赏

这首诗是《浣纱曲》,由宋代诗人艾性夫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等待,以及她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浣纱如妾心,皎然照冰雪。秋声入络纬,炯炯织霜月。"

这里,诗人以精致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女子的心思如同轻柔的云絮一般,她的心灵纯洁无瑕,如同皎洁的冰雪反射着光芒。而秋天的声音渗入到她的梭织声中,那坚定的心意在寒冷的月夜中织出霜花,彰显了她坚韧不拔的情感。

"裁衣嫁作梁鸿妇,白发相看如此布。"

这两句表达了女子对未来的忧虑和现实的无奈。她像一位将要嫁往他乡的女子那样,精心地裁剪衣物,准备着婚姻生活的到来。而"白发相看如此布"则透露出她与爱人共同度过时光的无常,以及对未来变化的隐忧。

"不学西施矜媚妩,妆成欲觅君王顾。"

这两句诗表达了女子不同于那些习惯于装饰和撒娇的女子,她宁愿以真实的姿态等待着心爱之人的回眸。

"忘却土城山下路,贪向铜龙溪边住。"

这里,诗人通过女子对往昔记忆的淡忘,以及她渴望定居于铜龙溪畔的愿望,表达了她内心深处对安稳生活的追求。

"明朝吴骑猛如虎,献入娃宫作俘虏。"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残酷景象,以及女子可能面临的不幸命运,成为战利品被送往宫中。

"含羞短制衣楚楚,忍学翩翩鹤翎舞。"

最后,诗人以一种自嘲和无奈的心态,描绘了女子即便在艰难的境遇中,也不得不装扮自己,学习那些高贵女性的举止,如同翩翩起舞的鹤翎,展现出一种悲剧性的美丽。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冲突巧妙地融入诗中,展现了一个深情且充满无奈的女性形象。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

父天不可嗔,夫君不宜怨。

要知古圣贤,贵在素贫贱。

父常煮字不成饭,夫常织文不成绢,衣粗布衣龁藜苋。

去耕原上田,往种陌上桑。

穫云秋穗重,缲雪春丝长。

汝温汝饱官征忙,翁出校书为汝偿。

形式: 古风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二)

女色无丑妍,入宫皆见妒。

蛾眉等刍蛹,嬉笑藏刀锯。

未笄化为石,不愿长门去。

国风直待歌螽斯,委身事主妾不辞。

君不见赵王如意今日死,明日佳人亦投厕。

何如山头化石千岁老无子。

形式: 古风

丫头岩诗载墙壁间无虑数十百首形容盖有尽之者矣辄复寄兴以俟采诗者择焉(其一)

色盛人自怜,色衰人见弃。

人心不可凭,女色焉足恃。

未笄化为石,不愿从夫婿。

厌华喜质如梁鸿,布衣操臼当相从。

君不见汉家天子刘文叔,郭后容衰亦遭逐。

何如山头化石不嫁老亦足。

形式: 古风

荷叶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

水仙剪圆碧,万柄相倚叠。

风掀翠釜举,露浥鲛珠晔。

不必满川红,香气自薰浃。

龟鱼荫凉影,鹭鸥憩别业。

洁可包龙城贾客之饭,清可制三闾修士之衣。

大可载太乙真人之卧,高可盖桐江神女之归。

醉仙捲作碧玉盏,歌妓携来绿云扇。

有时听雨隔窗眠,湖声十里钱塘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