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和报国之志。"初年三十拜将军,近代英雄独未闻"表明诗中的将军自青年时代起就因英勇而被封为将军,并且在当时无人能与之媲美。这两句突出了将军的杰出才能和卓尔不群的地位。
"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则表达了将军对国家深厚的报效之情,这份心意坚定如同石头一般,不可动摇。同时,他辞别尘世,立志要像镇山一样稳固,气势更是超越云端,形象地描绘出将军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
"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这两句则写出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将军在逆风中策马扬鞭,他身穿貂裘迎着寒风而行。同时,他仰望边塞,看到天空中雁形队列,这些自然景物与将军的英姿勾勒出一幅壮阔的画面。
"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将军誓言自此领命而行,用坚定的决心和力量来平息边疆之乱,大败敌人。这不仅展现了将军的武力,更体现出其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将军英勇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边塞将士的依赖和期望。
不详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
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
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
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
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
从此朝天路,门前是去程。
吾宗偏好武,汉代将家流。
走马辞中禁,屯军向渭州。
天心待破虏,阵面许封侯。
却得河源水,方应洗国雠。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
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
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