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虎丘(其二)

狐埋狐搰已无成,春去春来几度登。

海涌名山真幻出,酒酣看剑已尘凝。

鸥陂人远台空在,莺谷声残鸟倦应。

越绝兴亡俱一梦,为君同吊剡溪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狐狸挖的洞穴已不见踪影,春去春回我曾几次登临。
大海中的名山仿佛幻化而出,饮酒时看着剑已积满尘埃。
鸥鸟嬉戏的坡台只剩空地,黄莺鸣叫的山谷鸟儿疲倦归巢。
越绝之地的历史兴衰都如一场梦,我陪你一同凭吊剡溪边的藤蔓。

注释

狐:狐狸。
埋:挖掘。
狐搰:狐狸挖掘的洞穴。
无成:消失不见。
春去春来:四季更替。
几度:多次。
海涌:海浪涌动。
名山:著名的山川。
真幻出:仿佛从虚幻中显现。
酒酣:喝得微醉。
剑已尘凝:剑上积满了尘埃。
鸥陂:鸥鸟嬉戏的水边。
人远:人迹罕至。
台空在:只剩下空荡的平台。
莺谷:黄莺鸣叫的山谷。
声残:声音渐弱。
鸟倦:鸟儿疲倦。
越绝:古代越国的极远之地。
兴亡:兴盛与衰败。
俱:都。
一梦:一场梦。
同吊:一同凭吊。
剡溪藤:剡溪边的藤蔓,代指古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南的《过虎丘(其二)》,通过对狐埋狐搰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主题。首句“狐埋狐搰已无成”寓言般地写出了世间万物的变迁,狐狸的遗迹已经消失,暗示了人事的短暂和无常。次句“春去春来几度登”则直接点明时间的流逝,诗人多次重游虎丘,感叹春去春回的轮回。

第三句“海涌名山真幻出”运用夸张手法,将虎丘比喻为海中涌现的名山,形象地展现了虎丘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含历史的沧桑感。第四句“酒酣看剑已尘凝”借饮酒看剑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往事的追忆,剑已蒙尘,象征着往昔的豪情已成过往。

第五、六句“鸥陂人远台空在,莺谷声残鸟倦应”,描绘了虎丘的寂静与空旷,鸥鸟飞翔的池塘和莺歌鸟语的山谷如今只剩空台和残声,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最后一句“越绝兴亡俱一梦,为君同吊剡溪藤”,诗人以剡溪藤自比,感叹历史的兴衰如同一场梦,与友人一同凭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虎丘的景物变化,寓言和象征手法,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历史沧桑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34)

周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虎丘(其一)

勾吴霸业竟谁成,留得崇丘岁一登。

玉雁已随黄壤尽,铁花空向碧潭凝。

空中有塔掀铃语,台上无僧唤石应。

踏尽苍苔春老去,但馀落日与寒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怀友人赵蹈中(其一)

妙质端能劲,除官正尔迟。

和歌谁与共,掺别可无饥。

俗学訾豪夺,家人怨绝痴。

相看又秋暮,未敢叹余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怀友人赵蹈中(其二)

虚想怜神怒,端颐护暑侵。

父兄宽众责,寝饭验初心。

夜气收肝膈,晨窗得笑吟。

生年推我长,蓺殖可能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泛舟游虎丘

水绕朱门宿海槎,山沉海月上晨霞。

鸟啼烟树雨初歇,钟度云楣日未斜。

僧俯剑池看贝叶,人追寒食衮杨花。

西子年侵丘谷换,女墙还有旧宫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