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四首(其二)

往事思量遍。最伤心、传去微词,猜嫌未免。

谁唤琵琶弦索到,瑟瑟轻笼慢燃。

诉不尽、从前恩怨。

纤弱宫腰无恙在,恨今生、薄倖名难浣。

余音歇,为三叹。十年好梦风吹散。

总难忘、两处逢迎,几番缱绻。

分薄青衫沦落久,记起相怜肠断。

忍便拟、秋来团扇。

今夜夜凉应验取,料此情、依旧平分半。

银烛下,泪痕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贺新郎》是清代诗人史承谦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与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

“往事思量遍”,开篇即道出了主人公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与反思。“最伤心、传去微词,猜嫌未免”,表达了因误解与猜疑而产生的痛苦与遗憾。接着,“谁唤琵琶弦索到,瑟瑟轻笼慢燃”两句,以音乐为媒介,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细腻波动,如同琴弦轻轻拨动,引发内心深处的共鸣。

“诉不尽、从前恩怨”,点明了情感的复杂性与难以言表的痛苦。接下来,“纤弱宫腰无恙在,恨今生、薄倖名难浣”,将情感寄托于具体的物象上,以“纤弱宫腰”象征柔美的情感,而“恨今生、薄倖名难浣”则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哀叹。

“余音歇,为三叹”,余音袅袅,却已消散,留下的是深深的叹息。紧接着,“十年好梦风吹散”,比喻美好的时光如风中的梦,转瞬即逝,令人惋惜。接下来,“总难忘、两处逢迎,几番缱绻”,回忆起曾经的相遇与缠绵,情感更加浓烈。

“分薄青衫沦落久,记起相怜肠断”,以“分薄青衫”象征情感的淡薄与失落,而“记起相怜肠断”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内心的痛苦。最后,“忍便拟、秋来团扇”,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与孤独,如同秋天的团扇,预示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

“今夜夜凉应验取,料此情、依旧平分半”,在凉爽的夜晚,主人公预感到了情感的延续与分享,即使在分别之后,情感依然存在,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遥远却依然闪烁。最后一句“银烛下,泪痕泫”,以银烛映照下的泪痕,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之夜的悲伤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丰富的意象运用以及巧妙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离愁别绪与复杂的人际情感纠葛,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情感延续的期待与希望。

收录诗词(223)

史承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四首(其三)

雁影横晴昼。对高斋、薰炉茗碗,几番携手。

寒雨忽催行棹发,又向前湾回首。

看一路、冷枫红透。

江草江花都萧瑟,怕西风、渐逼征衫袖。

摇落意,君堪否。清秋曾共新亭酒。

奈而今、轻装独去,深杯重覆。

何处登临残照外,望里魂销钟阜。

更莫问、南朝非旧。

此地从来兴亡恨,一丝丝、多似秦淮柳。

谱怨曲,数红豆。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贺新郎四首(其四)

燮燮飘凉叶。正窗前、月影凄清,蛩声呜咽。

不作上林花鸟梦,琢肾雕肝何益?

又底事、搜诗狐穴。

谁把宫声传数引,为吾心、解却幽忧疾。

且投却,班生笔。平生意气都消歇。

笑从来、世事茫茫,动成愁劫。

罨画溪山无恙在,好便急呼双屐。

更还向、五湖游历。

踏雪玉真峰顶去,问梅花、探取真消息。

长啸罢,吹羌笛。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洞庭春色

袅遍清阴,飘残暗粉,秀靥依然。

盼枝南枝北,芳魂无主。非花非雾,愁黛生妍。

仿佛行云回梦后,正人在、寒香疏影边。

生绡展,讶分明瞥眼,二十年前。

知否个中位置,谁付与、一笑因缘。

想凭栏时节,几多幽怨。含毫情绪,空倚婵娟。

千古伤心消不尽,怕玉骨、生来欲化烟。

空赢得,旧丹青好处,宛转生怜。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台城路四首(其三)

一从律管灰飞后,月痕又圆过五。

可怪湘累,魂依故国,遗俗尚沿三楚。休夸绣虎。

算绝代骚人,情丝一缕。

幽怨难胜,漫言今日是重午。

流光真觉弹指,苦萦怀琐事,莫伤千古。

碧玉堂东,宝钗楼下,多少惊心词句。前欢几度。

记黍冷蒲香,眼波横处。薄醉凭栏,戏抛珠络鼓。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