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未曾至雁门,安知食雁美。
若读潜夫论,当不保此纸。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题画白雁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比表达对画中雁的想象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未曾至雁门,安知食雁美",诗人暗示自己未曾亲历雁门关外,自然不清楚雁肉的味道是否如画中所示那般鲜美。接着,他引申出阅读古人著作的哲理,"若读潜夫论,当不保此纸",意指如果只是读了《潜夫论》这样的书,可能就不会仅仅满足于纸上描绘的雁之美,而是会追求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整首诗寓言性较强,借题发挥,表达了对知识与实践关系的思考。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芦花秋半黄,三两下寒塘。
北风正萧瑟,书远不曾将。
妍丑何须问画工,美人终日侍宫中。
奉春初计真堪恨,欲望单于敬外翁。
己恨丹青误妾身,何消更与妾传神。
那知塞北风尘貌,不似昭阳殿里人。
来寻禹穴何容易,却上龙门得许劳。
拟借梅梁浮海去,坐登三级浪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