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来寻禹穴何容易,却上龙门得许劳。
拟借梅梁浮海去,坐登三级浪头高。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题禹庙》。诗中表达了诗人探访禹穴的艰辛与决心,以及对乘浪远行的想象。首句“来寻禹穴何容易”描绘了寻找古代圣贤遗迹的不易,暗含对历史的敬仰和追寻。次句“却上龙门得许劳”则以龙门比喻险阻,强调了旅途的劳累,但也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后两句“拟借梅梁浮海去,坐登三级浪头高”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想要借助梅木和梁木(可能象征舟楫)横渡大海,展现了壮志豪情,同时“三级浪头高”则形象地描绘了航行的艰险,寓言了人生的挑战和追求理想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寻访禹穴的旅程,寄寓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慕和对人生旅途的哲思,展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不详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神有青囊号救贫,如何无术自谋身。
道南大宅今安在,欲向龙舒觅主人。
公子王孙逞富豪,连云甲第竞相高。
谁是锦里秋风客,不办三重屋上茅。
圆如宝月洁如霜,素手轻摇玉体凉。
报道明朝秋节至,婕妤无复望专房。
烂枝空有色,飞羽本无情。
独立春风里,如闻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