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夜吟

云鬟消尽转蓬稀,埋骨穷荒失所依。

牧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乌黑的发髻不再浓密,如同乱草般稀疏,
身死边疆,遗骨无处安放,失去依靠。

注释

云鬟:形容女子的乌黑长发。
消尽:全部消失,形容发髻稀疏。
转蓬:比喻漂泊无定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穷荒:荒凉偏远的地方。
失所依:失去依靠,没有归宿。
牧马:在沙漠中放牧马匹。
不嘶:马儿无声,通常表示寂静或哀伤。
沙月白:明亮的沙漠月光。
孤魂:孤独的亡灵。
空逐:空自追逐,无人陪伴。
雁南飞:大雁向南方迁徙,象征离别和远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边塞的孤独与哀伤之情。"云鬟消尽转蓬稀",形容远处山脉如同飘渺的云端,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埋骨穷荒失所依"则透露了诗人的孤独无助,无处寄托之感。

"牧马不嘶沙月白",这里的“牧马”可能指的是边塞的戍卒,而“沙月白”则是那空旷寂寞中的夜色,连马儿也不再叫嘶,更显得是那么宁静而又孤独。

"孤魂空逐雁南飞",诗人将自己的灵魂比喻为孤魂,与南飞的大雁一同飘渺在无尽的天际,这不仅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也流露出一种超脱现实世界的悲凉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飘逸的意境。诗人以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边疆的荒凉与个人的孤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简短的五言律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力量和深邃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

沙碛女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

宸晖降望金舆转,仙路峥嵘碧涧幽。

羽杖遥临鸾鹤驾,帷宫直坐凤麟洲。

飞泉洒液恒疑雨,密树含凉镇似秋。

老臣预陪悬圃宴,馀年方共赤松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咏南岳径松

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

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人游邵州

春江正渺渺,送别两依依。

烟里棹将远,渡头人未归。

渔家侵叠浪,岛树挂残晖。

况入湖湘路,那堪花乱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题柳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馀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