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图

大哉天地间,品类不可齐。

谁为好事人,貌此县度西。

松花琐碎沙草肥,是间可牧羊千蹄。

可怜群鹿正走险,或尔剥割衣其皮。

啜湩树桦尚有理,穴?插齿吁何为。

吾闻中原全盛时,重译解辫朝京师。

怀方象胥饬乃事,幻人诡伎何能奇。

煌煌烈祖鉴古作,玉斧画地分华夷。

羌浑何者宅荥洛,蠕蠕异类方纷披。

或为盘瓠孙,或为天狼妻。

冠带之国尽狐兔,玉门万里那得知。

还君此画双涕洟,愿赋周官王会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天地之间多么伟大,万物种类繁多难以一一比齐。
谁是那位热心人,将这美景描绘在西边的县界。
松花散落如沙,草地丰茂,适合千只羊群在此放牧。
可怜群鹿正面临危险,可能有人剥取它们的皮。
喝奶的桦树尚有道理,为何要在洞穴中插上獠牙呢?
我听说中原全盛时期,异族通过翻译进入京都。
怀揣方略的使者整肃事务,幻术和诡计怎能称奇。
辉煌的祖先借鉴古训,用玉斧划分华夏与外邦。
羌族和浑族居住在荥洛之地,蠕蠕等异族纷乱分布。
有的可能是盘瓠的后代,有的成了天狼的妻子。
礼仪之邦如今尽是狐狸兔子,万里玉门关外的情景谁能知晓。
我将这幅画归还给你,心中满是泪水,希望写下赞美周朝大会的诗篇。

注释

品类:各种生物种类。
好事人:热心描绘的人。
县度西:西边的边界地区。
松花:松树的花朵。
全盛时:鼎盛时期。
重译:通过翻译。
幻人:使用幻术的人。
华夷:华夏与外族。
羌浑:古代民族名。
盘瓠:神话中的犬神。
玉门:古代边关名。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黄文雷的《西域图》描绘了天地间万物的多样性和西域地区的独特景象。诗中以松花、沙草和肥美的土地象征着这片土地的丰饶,暗示可以放牧众多的羊群。然而,群鹿面临危险,可能被剥皮,反映出自然与生存竞争的残酷。诗人提到中原全盛时期,对外来文化有所接纳,但同时也警惕异族的诡计。

诗人通过追溯历史,提及祖先的明智决策和对不同民族的划分,强调了华夷界限。他质疑羌浑和蠕蠕这些异族在特定区域的存在,以及他们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他还提到了盘瓠和天狼等神话传说,暗示了西域的神秘色彩。最后,诗人感慨万分,将画卷归还,并希望以诗歌形式记录下这个时代的多元与复杂,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寓言丰富,展现了作者对西域风情的独到见解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61)

黄文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化

屋角有蜘蛛,结网大如箕。

有来者蜻蜓,飞飞堕其围。

嗟汝水之生,爬沙自足嬉。

忽然凌空游,蜂虿避路驰。

一朝婴祸罗,羽翼安所施。

蜘蛛虽未出,狼狈已可期。

我欲起救汝,正坐手足疲。

噫吁嚱,悲弗悲,蜘蛛亦有黄雀随。

百虫相残人不管,人兮食人天岂知。

形式: 古风

近报(其二)

青青塞草始知春,又见平林枣颊赪。

蛇起天津流枉矢,鸟飞淮甸覆行尘。

漆城按堵宁辞荫,石马沾沟会有神。

千古睢阳无处觅,不知臧质是何人。

形式: 七言律诗

和陶(其一)

志士方进身,恨不以羽飞。

束缚归山冈,竟为人所悲。

白杨夜萧萧,顾此何足依。

百岁会有尽,智愚同所归。

奈此后之人,未老形已衰。

有酒不暇饮,而恐心事违。

形式: 古风

和陶(其二)

林表有宿霭,谷鸟相啾喧。

听此心烦劳,启窗西南偏。

天气总未佳,白云生陇山。

欲访云间人,雨至或未还。

拨灰书且住,首肯心中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