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林表有宿霭,谷鸟相啾喧。
听此心烦劳,启窗西南偏。
天气总未佳,白云生陇山。
欲访云间人,雨至或未还。
拨灰书且住,首肯心中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静谧的山林之中,感受到傍晚时分浓厚的暮霭和山谷中鸟儿的嘈杂鸣叫声,这些自然景象引发了他的内心烦扰。他打开窗户向西南望去,天气似乎并不如意,只见白云缭绕在陇山上空。诗人萌生了拜访山中隐士的念头,但担心雨将至,访友之行可能因此而受阻。他决定暂且留下,通过拨动灰烬的动作表达内心的犹豫和期待,似乎在与自己对话,确认是否应该继续前行。整体上,这首诗以写景抒怀,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未知的微妙情感。
不详
上有碧松林,下有白石道。
中有学仙人,自号枯松老。
蜕身千岁馀,坐息如木槁。
面目剧严冷,但道空虚好。
袖出天甲书,意色轻鸿宝。
此老诚可人,吾欲从师表。
黄河一再清,似是上古时。
风雅久已降,后来无文辞。
清风日沦落,世道皆如兹。
工华不工实,此话我所疑。
文章有心印,昔人端不欺。
但恨智者少,吾亦少卑之。
牧牛上阳坡,角挂上下经。
吴童歌且谣,旨趣皆混成。
东西两山间,饱见日月更。
归来松阴凉,夕阳满前庭。
黄叶从风翻,萧飒草际鸣。
再拜谢天公,赋此小人情。
此路通南国,于今人少行。
遗民依庙住,旷野用锄耕。
古木刀痕熟,空山鬼火惊。
犹闻宿师处,仓猝又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