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乐道挽诗三首(其一)

绛帐名虽早,青衫位不登。

对囚常涕泣,奏当极哀矜。

养气劳存想,看书废寝兴。

短檠留案上,不复夜挑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挽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彭乐道的先贤,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简述,展现出其高尚的品德与深沉的悲悯情怀。

首句“绛帐名虽早”,点明彭乐道在学术上的成就与声望,早在年轻时便已闻名遐迩,犹如红绛色的讲席,映照出其学问的辉煌。然而,“青衫位不登”则揭示了他仕途上的落寞,即使才华横溢,却未能达到官场高位,身着青衫,象征着他的政治生涯并未达到预期的高度。

接下来的“对囚常涕泣,奏当极哀矜”,展现了彭乐道作为官员时的仁慈与公正。面对囚犯,他常常流下同情之泪,体现了他对弱者的深切关怀;在奏折中极力展现怜悯之情,彰显其为官之道的仁厚与正直。

“养气劳存想,看书废寝兴”则描绘了彭乐道在个人修养与学术追求上的不懈努力。他勤于思考,修炼心性,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可见其对内在修为的重视与执着。同时,他热爱阅读,书籍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便是夜晚也不愿放下,足见其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最后,“短檠留案上,不复夜挑灯”以生动的细节收尾,形象地描绘了彭乐道晚年的生活状态。短檠灯(一种小型油灯)被放置在书桌旁,不再需要夜晚挑灯夜读,或许意味着他已完成了自己的学术使命,或是因年事已高而减少了夜间的阅读活动。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彭乐道晚年生活的宁静与满足,也暗示了他一生致力于学问与道德实践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彭乐道生平事迹的简述,不仅赞扬了他的学术成就与道德品质,更表达了对其人生价值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敬仰。

收录诗词(307)

赵鼎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彭乐道挽诗三首(其二)

法吏真鸡割,儒衣叹陆沉。

官曹曾接武,谈麈独倾心。

笑我趋时懒,知渠味道深。

微言今已矣,慷慨独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彭乐道挽诗三首(其三)

身老羞干禄,家贫喜著书。

妙虽穷比兴,粗亦到虫鱼。

潘令官何拙,虞卿意不疏。

传诗今有子,应不废菑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刘孝叔挽诗

登科方欲冠,谢病未当传。

欢喜荣亲日,康强任子年。

入川将老矣,返鲁遂终焉。

他日南城路,回车一怆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唐康功挽诗二首(其一)

命也人难料,天乎子可怜。

愁看一片玉,埋向九重泉。

已觉荆枝悴,空馀綵服鲜。

老亲今八十,行路亦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