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

葛巾藜杖兴何长,为爱南湖六月凉。

雨在山头作云气,风来水面散荷香。

登临稍喜市声远,徙倚犹嫌归兴忙。

后日重来携枕簟,不妨午梦到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头戴葛巾手拄藜杖,游兴多么悠长,只因南湖六月的清凉。
山头雨滴聚成云雾,风吹过水面,荷香四溢。
登上高处,市场喧嚣渐远,徘徊间还不愿回家的匆忙。
期待日后再次来访,带着枕席,不妨让午后的梦境延续到夕阳西下。

注释

葛巾: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
藜杖:藜茎制成的手杖,象征老者或隐士。
爱:喜爱。
南湖:指某个具体的湖泊,此处可能是泛指南方的湖泊。
六月凉:夏季的清凉。
云气:云雾。
水面:湖面。
散荷香:风吹散荷花的香气。
登临:登山临水,游览。
稍喜:稍微感到欢喜。
市声:市场的喧闹声。
徙倚:徘徊。
归兴:回家的心情。
携:携带。
午梦:中午的梦。
斜阳:夕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季狸在炎炎夏日对南湖的喜爱之情。他身着葛巾藜杖,兴致盎然地来到湖边,享受着六月湖面的清凉。山头的雨雾如云,水面微风带来荷花的清香,这些自然景象让人心旷神怡。诗人喜欢这里远离喧嚣的市井之声,漫步湖畔,却仍不急于归去,希望时间能慢一些,好让自己沉浸在美景中。他期待着将来某日再来,带着枕席,在午后的阳光下做个美梦,再次感受这份宁静与惬意。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南湖的深深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8)

曾季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张舍人出郊

官桠千寻大,清溪五尺流。

眼看春事适,心与老农谋。

节物年年好,田园事事幽。

缓归陪皂盖,觅句待苏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宿正觉寺

月落僧窗暗,衾单客梦惊。

鸡鸣催客起,犬吠恶人行。

蓐食事已毕,膏车天未明。

畏涂饥饿岁,哪得事宵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宿正觉寺

正觉江边寺,风烟罨画然。

庭罗合抱树,门泊钓鱼船。

暮雨凉初过,中秋月正圆。

无人来共赏,独自占江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憩雷公山

酒薄饮难醉,山寒梦不成。

窗间残月影,枕上晓钟声。

丘壑平生事,山林少日情。

白头翁老矣,数亩未经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