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人讲德自元丰,何处荀家有八龙。
白羽不施宁洗甲,赤云常见预乾封。
无烦禾黍如茨稼,自足鹓鸾琢玉容。
稽首宝香通列毕,倾心御籴走良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题目为《又再和》。诗中表达了对道德风尚的推崇,以元丰年间人们普遍崇尚道德为背景,暗示荀家(可能指儒家荀氏家族)的贤能人物众多,犹如八条龙般杰出。"白羽不施宁洗甲"形象地描绘了和平时期无需频繁征战,而是在修养自身,"赤云常见预乾封"则赞美人才辈出,有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诗人进一步强调,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即使庄稼如茨(杂草丛生),也能自给自足,因为有贤能之士如鹓鸾(比喻高洁之士)治理国家。"稽首宝香通列毕"表达了对皇帝的敬意,而"倾心御籴走良农"则体现了对农耕者的尊重,他们积极参与粮食交易,保障国家粮食供应。
整首诗通过赞美道德风尚和个人修养,以及对社会和谐与人才选拔的重视,展现了晁说之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看去朱轓今已归,问余山郡几多时。
盘绦绫样知能盛,带叶甘香定不衰。
惜别荔枝红发?,恨看山岭碧参差。
自怜藉手有何物,学把锄头不用嗤。
客子吟哦聊遣闷,敢将鱼目报珠玑。
寒来何事水流急,愁里更堪人住稀。
使我难忘麋鹿性,多君已弃芰荷衣。
山斋永夜宜清话,莫只山公倒载归。
西州五帅议多攻,决策曾闻利不穷。
今日一乘能必取,异时重译要皆通。
明光喜霁甲兵雨,沙碛恩摇草木风。
自顾腐儒何所补,骑猪难在虎狼中。
数日寒暄不得常,一朝风伯擅乾纲。
浪飘石去鱼龙斗,屋落瓦来鸡犬藏。
谁敢扬舲窥北渚,便当弭节奉东皇。
穆如声振中兴业,万国弦歌走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