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日大风

数日寒暄不得常,一朝风伯擅乾纲。

浪飘石去鱼龙斗,屋落瓦来鸡犬藏。

谁敢扬舲窥北渚,便当弭节奉东皇。

穆如声振中兴业,万国弦歌走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数日以来寒暄不常,忽然间风伯独揽大权。
狂风掀起巨浪,石头被卷走,鱼龙争斗;房屋摇晃,瓦片落下,鸡犬躲藏。
谁还敢驾舟探索北方沙洲,就应立刻停止抵抗,尊奉东方主宰。
威严如穆,声音振奋国家振兴,万国的音乐歌舞在未央宫中回荡。

注释

数日:几天。
寒暄:互相问候。
不得常:不常见到。
风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乾纲:主宰一切的大权。
浪飘:浪涛翻滚。
石去:石头被冲走。
鱼龙斗:比喻风雨交加。
屋落瓦来:房屋摇动,瓦片掉落。
鸡犬藏:家禽家畜躲藏。
扬舲:驾舟探索。
窥北渚:向北方沙洲望去。
弭节:停止航行。
奉东皇:尊奉东方主宰(可能指太阳或东方的神祇)。
穆如:庄重而和蔼。
声振:声音震动。
中兴:国家振兴。
万国:各国。
弦歌:音乐和歌唱。
未央:未尽,此处指宫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三月二日大风》。诗中描绘了突然而猛烈的大风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威力。首句“数日寒暄不得常”暗示了之前的天气变化不大,但接下来“一朝风伯擅乾纲”则以“风伯”象征风神,形象地表达了大风的突如其来和掌控一切。颔联“浪飘石去鱼龙斗,屋落瓦来鸡犬藏”生动描绘了风起时波涛汹涌,石头被卷走,鱼龙争斗,房屋震动,瓦片纷飞,连鸡犬都躲藏起来的场景。

颈联“谁敢扬舲窥北渚,便当弭节奉东皇”进一步渲染风势之大,无人敢轻易出航,仿佛连靠近岸边的意图都不敢有,只能顺从风的方向。尾联“穆如声振中兴业,万国弦歌走未央”则寓言于景,大风之声如同激励国家振兴的号角,使得万国间的音乐歌舞都为之动荡,象征着风带来的影响深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大风的壮观与力量,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敬畏和期待变革的情感。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三月五日南京梢工来报船经金人残毁之后尚有书籍存者且以二诗为信忽睹高仲夷唱和诗不胜感叹辄用其韵识其事率同赋

桃花源上避秦人,岂料渔舟见此身。

胡虏杀人掊玉帛,简编破椟委泥尘。

谁施骨肉死生惠,只有皇天后土仁。

可保斯文犹未堕,庙堂宜亦用儒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上元前再题南庄壁二首(其二)

古今之祸此云奇,倏忽犬戎城下师。

犯阙过于侯景速,劫君更比禄山危。

万方瑞物问何在,五世誓书知谩为。

祸难群凶谁首尾,京如狼虎黼狐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上元前再题南庄壁二首(其一)

苍皇徒步子孙随,倒邑空城失所之。

十日不通京国信,一灯谁忆上元时。

大河难阻金人过,远道休论铁马期。

弭难九州宜祭鼎,庆云翔鹤误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客

客子能久惯,将何号有生。

墨池能入用,纸被喜无声。

新月生缑岭,凄风过渭城。

忽如无所叹,却似太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