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
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
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
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
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
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马至远方边疆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以及皇权威仪的场景。开篇“天马从东道,皇威被远戎”两句,既点出了马匹来自遥远的东方,也强调了这些马匹是皇家的威仪象征,被送往边疆以彰显国力的意图。
紧接着“来参八骏列,不假贰师功”表明这些马匹被挑选出来,与古代名相八骏媲美,且不需要借助于任何外力即可展现其非凡的才能。这里的“贰师”指的是历史上的著名车夫,而“不假贰师功”则是说这些马匹本身就具有极高的价值,不需依赖任何人的技艺。
诗人随后通过“影别流沙路,嘶流上苑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马匹奔跑时的情景。其中,“影别流沙路”形象地表达了马儿在沙漠中奔驰,身影与流沙分离的壮观场面;“嘶流上苑风”则传递出马儿奔跑时和苑草间相互作用的动态美感。
接下来的“望云时蹀足,向月每争雄”进一步描绘了这些天马在自然界中的英姿,它们似乎与云竞高,与月争光,以此彰显其不凡的气概和力量。
诗人通过“禀异才难状,标奇志岂同”表达了对这些马匹非凡才能和独特志向的赞叹。这里的“禀异才”强调了马儿超凡脱俗的天赋,“标奇志”则是说它们拥有不平常的志向。
最后,“驱驰如见许,千里一朝通”两句,则展现了这些马匹奔跑时的速度和力量。它如同一道光影般瞬间穿越千里,使得遥远的距离在一瞬间被缩短,彰显出超乎常规的神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天马外貌、才能和英勇气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国家威仪的展示,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边疆交往中马匹重要性的认知。
不详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〇。《全唐诗》存诗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2首
几岁含贞节,青青紫禁中。
日华留偃盖,雉尾转春风。
不为繁霜改,那将众木同。
千条攒翠色,百尺澹晴空。
影密金茎近,花明凤沼通。
安知幽涧侧,独与散樗丛。
愁霜落兮岁已终,秋雁吟兮悲远空。
短褐不完兮忧思充,庭萧萧兮冷暮风。
指下黄金星未曙,七条弦上夜乌啼。
紫髯之伴有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