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其二)吴明卿

吴生荡涤士,明德复何早。

高举凌风翮,青云漫浩浩。

良士冠带会,斗酒弄辞藻。

一弹中清商,下里难为好。

知音率已稀,隐几存吾道。

众言纷盈庭,胶漆各自保。

掩耳走淆乱,褰裳度潢潦。

骂坐岂尽狂,流俗令人老。

陆沈金马门,怀袖谏书草。

白日有弃捐,游子悲不造。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鉴赏

此诗《五子诗(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一幅士人追求高洁品德与理想境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吴生荡涤士,明德复何早”开篇点题,以“吴生”指代士人,表达他们对高尚道德品质的追求,无论早晚,都矢志不渝。接着“高举凌风翮,青云漫浩浩”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士人们如同展翅高飞的鸟儿,冲破束缚,向着高远的天空翱翔,象征着他们对自由与理想的不懈追求。

“良士冠带会,斗酒弄辞藻”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场景,士人们聚在一起,以酒助兴,挥洒才情,展现他们的文学才华。“一弹中清商,下里难为好”则通过音乐的比喻,强调了高雅艺术对于普通艺术的超越,暗示了士人们在精神追求上的卓越。

“知音率已稀,隐几存吾道”表达了在世俗中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之难,但士人们依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道路。“众言纷盈庭,胶漆各自保”描绘了外界的种种言论和压力,但士人们如同坚固的胶漆,各自守护着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掩耳走淆乱,褰裳度潢潦”形象地展现了士人们面对混乱世事时的决绝态度,他们选择远离尘嚣,寻找内心的平静。“骂坐岂尽狂,流俗令人老”批评了社会上的一些非理性行为,指出这些行为只会让人变得衰老和迷失。

最后,“陆沈金马门,怀袖谏书草”表达了士人们对权力中心的渴望与无奈,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谏言与抱负。“白日有弃捐,游子悲不造”则是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他们对道德、理想、艺术、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坚持与挣扎。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二子诗(其一)卢次楩

卢楠起河朔,本自千金子。

荡涤诸生间,销骨于积毁。

世无临邛令,焉得心尚尔。

深文类缪恭,罪罟中狙喜。

乃系黎阳狱,十年攻一技。

既出浮丘赋,始知有株累。

三叹不同时,帝曰付诸理。

寥寥相如后,谁能识察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酬元美(其一)

妾本秦宫女,少小扬蛾眉。

早辱君王宠,朱颜骄自持。

卷衣皆罗纨,明珠纵横垂。

头上翠琅玕,爵钗珊瑚枝。

盛年处深殿,容华天下知。

一朝在里巷,遂为生别离。

此身托古欢,南山犹可移。

东邻荡子妇,泥沙委路岐。

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酬元美(其二)

有鸟名黄鹄,乃在琪树柯。

下来太液饮,唼喋荇与荷。

周游视中土,少年多罗家。

金衣菊为裳,不受矰缴加。

一举绝四海,离哉天可摩。

毛羽未摧颓,鼎俎奈尔何。

形式: 古风

再答元美(其一)

盈盈猗兰花,深谷何逶迤。

秋风凋奇树,陨萚以葳蕤。

含英即蔓草,不复扬华滋。

岂无王者香,结根非其宜。

孤生感霜雪,采折中心知。

幸君置怀袖,慰此长相思。

亭亭西山柏,自茂凌寒姿。

下流难久居,壮士多所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