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答元美(其一)

盈盈猗兰花,深谷何逶迤。

秋风凋奇树,陨萚以葳蕤。

含英即蔓草,不复扬华滋。

岂无王者香,结根非其宜。

孤生感霜雪,采折中心知。

幸君置怀袖,慰此长相思。

亭亭西山柏,自茂凌寒姿。

下流难久居,壮士多所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再答元美(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盈盈猗兰花,深谷何逶迤”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谷中兰花盛开的画面,兰花的盈盈姿态与深谷的蜿蜒曲折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秋风凋奇树,陨萚以葳蕤”则通过秋风摧残奇树、落叶纷飞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流逝、万物更迭的自然规律。

“含英即蔓草,不复扬华滋”一句,诗人以兰花的凋零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岂无王者香,结根非其宜”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借兰花虽有王者之香却因生长环境不当而无法绽放,寓意着才华或美德在不适合的环境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孤生感霜雪,采折中心知”则通过兰花在霜雪中的孤独生长,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认知。最后,“幸君置怀袖,慰此长相思”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将这份思念之情珍藏于心,以此来慰藉彼此的相思之情。

后半部分“亭亭西山柏,自茂凌寒姿”描绘了西山之上的柏树挺拔独立,即使在严寒中也依然茂盛,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下流难久居,壮士多所悲”则表达了对世事无常、英雄末路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境遇以及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再答元美(其二)

采苓首阳巅,青蝇止于棘。

结发奉欢宴,柏舟矢靡慝。

上堂理琴瑟,上堂视蚕织。

眤若形与影,在远复相忆。

岂不防未然,萋菲成罔极。

爱深生百忧,弃捐衢路侧。

贱妾抱区区,中道蒙察识。

琴瑟听其真,蚕织五文色。

非君胶漆心,群小志亦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郡斋同元美赋

游子苦行役,驱车自溟渤。

依依平生亲,斗酒日云没。

秋风亦已厉,萧条众芳歇。

何以赠君子,徙倚揽明月。

燕婉当及时,霜雪变华发。

高足蔽天衢,浮云望双阙。

令德一见疑,积毁能销骨。

中怀不复喻,邈若胡与越。

绸缪有故人,知音无仓卒。

常恐远别离,含意向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送元美(其一)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

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

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

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

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

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

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元美(其二)

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

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

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

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

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

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

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