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锦城

溪绕层峦路绕溪,飞梁相接挂晴霓。

山川王气今何有,岩谷灵踪昔未跻。

十里松篁参羽仗,半天楼阁倚云梯。

胜游欲尽无穷目,未到桃源客已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溪水蜿蜒围绕着层层山峦,道路也曲折跟随溪流,悬空的桥梁相连,如同彩虹挂在天边。
曾经的帝王之气如今何处?山岩山谷中的神灵遗迹,过去人们并未能攀登到达。
十里长的松竹林与华丽的仪仗队相映,半山腰的楼阁高耸入云,仿佛建在云梯之上。
美景无数,令人目不暇接,还没到达传说中的桃花源,游人就已经迷失在这如画的景色中了。

注释

溪:溪水。
峦:山峦。
飞梁:悬空的桥梁。
晴霓:彩虹。
山川王气:帝王的气象。
岩谷灵踪:山岩山谷中的神灵遗迹。
昔未跻:过去未能攀登。
十里松篁:十里长的松竹林。
羽仗:仪仗队。
楼阁:楼台。
云梯:云上的阶梯。
胜游:美好的游览。
桃源:桃花源(隐居的理想之地)。
客已迷:游人已经迷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初到锦城》,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成都时所见的山水景色。首句“溪绕层峦路绕溪”,以流水和山峦相映成趣,展现了锦城四周的自然风光。"飞梁相接挂晴霓"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桥梁如彩虹般横跨山水,增添了画面的奇幻色彩。

接着,“山川王气今何有”暗示历史变迁,曾经的王者气象已经不在,引人思考;“岩谷灵踪昔未跻”则表达了对古人遗迹的好奇与向往。接下来的“十里松篁参羽仗,半天楼阁倚云梯”描绘了茂密的松竹和高耸入云的楼阁,展现出锦城的壮丽景象。

最后两句“胜游欲尽无穷目,未到桃源客已迷”,以“桃源”典故,表达诗人对美景的流连忘返,以及初来乍到的惊奇与迷失,寓言般的结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锦城的秀美风光和历史沉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

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

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

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别月华严

寓世生同里,随方去有情。

来为百年别,不惜片时程。

斋钵须勤供,经钟莫倦鸣。

当来第三会,此界却逢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别观音山主

离合应生理,过逢岂近缘。

情亲见今日,语妙记当年。

闭户安禅主,冲风逆水船。

不应清夜月,故作别时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别负山居士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

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

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

沙草东山路,犹须一再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