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畅上人东游

桑门许辩才,外学接宗雷。

护法麻衣净,翻经贝叶开。

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

或结西方社,师游早晚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僧人许辩才,学问承宗风雷。
他身披清净麻衣,研读佛经开启智慧。
深明佛法不受污染,妄念自感悲凉。
有时聚集西方信仰者,不知师何时能归游。

注释

桑门:僧人。
许辩才:人名,诗中指的僧人。
外学:世俗学问与佛法的结合。
宗雷:宗派风格或高深的佛法。
护法:保护佛法的人。
麻衣:僧人的服装。
翻经:研究和讲解佛经。
贝叶:古代用于书写的贝壳,此处代指佛经。
知不染:深通佛法,不受世俗污染。
妄想:不切实际的想法。
西方社:可能指佛教中的西方极乐世界或信徒团体。
师游:老师的出行或游历。
早晚回:不确定的时间,表示师叔回来的时间不确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许辩才的形象,他不仅在佛法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还对外学有所了解,与宗雷相接。这表明他知识渊博,既懂得内典,也通晓外部的知识。"护法麻衣净"一句显示他的清净与守戒,而"翻经贝叶开"则展示了他研读佛经的勤奋与对教义的深入理解。

诗中指出宗通知不染,表明许辩才能够保持自己的纯洁,不受外界干扰。"妄想自堪哀"一句流露出一种对内心杂念的自我反省和忧虑之情,也许是在表达他对于自己修行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

最后两句则是对僧侣东游的一种送别。"或结西方社"可能暗示了一种宗教上的团体或者精神追求的共同体,而"师游早晚回"则是一种期盼,希望许辩才能够早日归来,与同修们共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有学问、有情操、有追求的僧侣形象,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行者归来的期待与眷恋。

收录诗词(388)

权德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 字:载之
  •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 生卒年:759年-818年

相关古诗词

送王鍊师赴王屋洞

稔岁在芝田,归程入洞天。

白云辞上国,青鸟会群仙。

自以棋销日,宁资药驻年。

相看话离合,风驭忽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綵衣。

客愁青眼别,家喜玉人归。

漠漠水烟晚,萧萧枫叶飞。

双溪泊船处,候吏拜胡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句容王少府簿领赴上都

上国路绵绵,行人候晓天。

离亭绿绮奏,乡树白云连。

江露湿征袂,山莺宜泊船。

春风若为别,相顾起尊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台州崔录事

不嫌临海远,微禄代躬耕。

古郡纪纲职,扁舟山水程。

诗因琪树丽,心与瀑泉清。

盛府知音在,何时荐政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